不需要应酬的人际交往法 – 女娲资源

不需要应酬的人际交往法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存在与人交流的欲望。当我们成为具有社会角色的人以后,社交更是成为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当人们带有目的地去结交别人的时候,社交反而成为一种疲惫的负担。越来越多的人疲于酒桌牌场的时候,却忘记了应酬并不能为双方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对对方的欣赏。恰恰是对于不喜欢应酬并且有勇气拒绝的人,人际交往才会表现出它更坦诚更单纯更真实的一面。不过,勇敢地拒绝不健康的交往方式,也是需要在其他方面多付出一些心思的。我自己的社交并不很广泛,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对我的事业发展造成阻碍,因此我想我的经验也许会有一些用处。
  
  在步入社会以前,我是一个在人际交往上相对被动的人,很少主动跟人联系,不注意细节,对人热情欠奉,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等等。甚至到了大三的时候,还没有把同班同学认全。直到今天,我在这方面都不算一个特别活跃的人,我想这是一个人的天性,但这并不妨碍我交朋友。事实上,不喜欢应酬的我,恰恰很幸运地在工作上结识了很多真正的好朋友。他们不仅仅和我在事业上相互帮助,更是心灵上的知音。他们有我的上司、下属、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客户——这些通常被认为不可能成为真正朋友的角色。我想,这不是因为我用了什么样的社交技巧,而是因为我用更真诚的态度去面对他们。
  
  我相信,职场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虽然很难是百分百纯粹的私人友情,但也未必就完全是冷酷的利益关系,而往往是共同利益、相互欣赏、个人感情的集合体。职场上的人际往来,同时带有这几种关系的色彩,又不能简单地用其中任何一种关系的模式来处理。若是真把领导和客户当作无话不谈的朋友,自然后果不堪设想,但如果总是用利用与被利用的可能来假设他人,相信人与人之间只是尔虞我诈,恐怕也难以建立有益的关系。如果失去了最后一点基本的真诚和信任,又怎么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呢?
  
  如果要打一个比方的话,也可以这样说:在很多人的心里,认识的人被一个以自己为圆心的圆圈隔开,圈内是白色的“自己人”,圈外是黑色的“外人”;而实际上,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可能是一个圆心是白,最外围是黑的渐变圆盘——除了两个极端以外,中间的部分都是有保留的信任和有限度的提防:信任,但不随时对任何人掏心掏肺;提防,却在明知可能有利益摩擦的时候仍然保持正面的心态。
  
  想明白这一点,对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很重要:不要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交浅言深是交往大忌,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外人,永远小心翼翼曲意奉承也交不到朋友。我们看到:哪怕是在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官场,某些人和某些人之间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信任的(真正能帮助到自己的,也不是利益同盟而是人之间的信任),而这种信任肯定不是其中一方刻意迎合能得到的。
  
  如何保持这个度呢?一方面,与人交往时,要常怀同理心,也就是互换一下双方角色,考虑一下自己如果站在对方的位置上会有什么感受。如果自己处于对方的位置时不喜欢的,自己就不必那么做了。比如我自己不喜欢应酬,我也就尽量不在工作以外占用下属的私人时间,这样恰恰赢得了下属的欢迎。此外,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也要谨防自己的一厢情愿反而给对方带来麻烦。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随便施于人。
  
  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尊重不仅意味着客气和礼貌,更重要的在于尊重对方的思想和性格。试图去理解“世界上绝大多数领域都不存在绝对正确”这个道理,如果难以接受,也应该明白“即使有绝对真理,自己也不会总是掌握真理的那个人”。因此,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不要随意地否定或批评他人的观点和立场,更尽量不要试图用自己的想法去说服对方——这种行为的背后本质是认为自己比对方更高明的盲目自大。接受人的多样性是尊重的基础,而没有尊重则不可能赢得真正的信赖。
  
  除了一些大原则以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常见的比如小礼物。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传统方式,但是很多人把礼物变成了金钱的替代品。我认为,除非某种特殊情况下,昂贵的礼物不如一些随意的或者贴心的小礼物。前者比如同事间互相分享零食、水果,多买一本好的书,顺手给下属一个笔记本,旅行带回来一些有趣的纪念品等,重点在于向对方传达一个信息:我很在意你。后者则很有讲究,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曾用一个区区几百元的打火机打动了某电视台的台长,成为了朋友,并拿到了长达五年的最低折扣广告。我想哪怕十倍价格的高档烟酒恐怕也无法达到这种效果。现代社会,谁也不缺钱,但缺关心。
  
  尝试为对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我曾有一份工作是作为某供应商的市场总监,与全国的经销商打交道。我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一次见面都尽量为对方提供一点对他的公司经营有帮助的信息,要么是最新的市场动向,要么是公司管理上的某点建议,要么是兄弟市场好的营销方案……这样让对方感受到我很关心他所关心的事,同时感受到眼前的这个人有价值。同样,我从这个客户公司学到的,又可以成为下一个客户所需要的经验。因此,至今我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像这样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方法,最关键有两点:一是不要带有功利心,不要把对朋友的帮助当作一种交易。人不会拒绝真诚的帮助,同时人也能分辨出来什么不是真诚。如果自己认识的人有需要,而自己恰好又能帮忙,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二是关心对方所关心的事才是真正的关心。这种关心是真正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逢年过节群发一堆无聊的短信。对自己的老板而言,帮他把企业经营得更好比溜须拍马重要一万倍;对领导而言,怎么帮他在他的领导面前做出成绩也胜过送他两条好烟;对同辈而言,无所保留地分享信息比下班后聚在一起侃大山更能赢得他们的尊重。
  
  还有一种帮助,就是成为帮助的“传递者”。我有一位师兄,在同学圈里人缘颇好,主要原因就是愿意主动为朋友寻找帮助。比如刚刚认识一位新朋友在做某方面的工作,他就有可能马上提到:我认识你们这个领域的××人,他说不定可以跟你合作,我介绍你认识一下。或者有人向他随口提到自己的什么困难,他就会想到:这个我没有能力帮你,但是××同学可能会认识能帮你的人,我去帮你联系一下。就这样,他自己不是最有能力的,却成了大家最愿意联系的人。
  
  当然,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同辈还是前辈,上级还是客户,都会对有能力、有思想、有上进心的人保持尊重。一个人是用哪种方式让他人留下印象的,决定了对方怎么评价自己,进一步决定了对方用什么态度对待自己,这将是一个循环。尊重是靠自己挣来的。怎么让别人喜欢自己,不是靠如何取悦对方,而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喜欢的人。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层次代表着自己的层次,但反过来,一个人到达了什么层次,才会有什么层次的社会关系。

打赏 赞(0)
微信
支付宝
微信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描二维码打赏

支付宝二维码图片

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打赏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