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80后” – 女娲资源

审视“80后”

  凡在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们渐渐的称呼为“80后”,继而又产生了“90后”、“10后”的称谓。
  对“80后”出生的人,走进学校、走进社会后,社会舆论给予他们的评价有许多是以偏概全,是悲观的。而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检验,绝大部分是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
  “50后”的人们,大多还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一首风糜大江南北的歌曲,《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着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此歌正是对“80后”的人们以真真切切的希翼与写照。
  然而,二十多年过后,中国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文化的繁荣,特别是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在经济、文化、生活等带来了量和质的变化和飞跃。新的理念、新的文化必然与传统的观念、文化发生强烈碰撞。
  “80后”以前的人们,大多都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磨难,有的表现在难以忘怀的民族屈辱,有的表现在对于个人遭遇的情绪化反应,更多的是表现在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看不惯年轻人的现代的思维方式。而经过在“甜水里泡大”和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80后”,更容易在开放的世界里,希望获得平等的地位,与所有人对等相处。
  “80后”以前的人们,由于在闭关锁国的年度里,信息不畅,只有通过“上传下达”的唯一方式知道一二,深感解救“处在水深火热的人民”的历史重任。看不惯年轻人的豪放。而“80后”的人已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井底之蛙”,他们对世界了解的普遍性、深入性、全面性,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代人。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开始懂得,做一个“世界公民”与做一个“中国公民”的合理关系。
  “80后”以前的人们,大多对理想、现实有着固定模式,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看不惯年轻人具有前瞻性的设想。而80后的人们总是需要理想的,“现实”态度会导致每个人寻找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一旦找到,就会更加牢固,勃发。
  因此,社会一些言论对“80后”的指手画脚不实之词是经不起社会实践检验的。
  中国驻南使馆被炸时,“80后”显露出如此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奥运火炬在世界各地的传递过程中受到无理的干扰,“80后”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让爱国主义得到展现;在钓鱼岛的保护中,“80后”的人们没有退缩,义愤填膺,体现出守土有责的民族气节。四川、甘肃、云南部分地区的大地震,抢灾、救人、献血、捐赠,他们已是占据主力军地位;在社会各项公益活动中,无不留下了他们大量的足迹。他们在各个领域已彰显出中流砥柱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证明了他们的思维、理念、工作、生活方式的与时俱进。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长者们要给“80后”的人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多一些信任和尊重,多一点耐心和善意的帮助,经常换位思考与他们沟通,不要用固有的观点和标准去判断分析、衡量他们!我们都年轻过,狂热、徘徊过,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真诚地接近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
  “80后”的人们,请你们将无端的嫉妒和责备,转换成为奋发向上的动力,永远记住“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打赏 赞(0)
微信
支付宝
微信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描二维码打赏

支付宝二维码图片

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打赏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