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盼春天的,会是什么人? – 女娲资源

说盼春天的,会是什么人?

  农历年刚过完,感觉还没有过够,就忍受痛苦去上班了。
  
  上班的路上,总在想,为什么非要上班?要是不上班该多好。就像刚刚过去的过年。
  
  如果非要上班,也应该上得像过年前的一二个星期:又发年终奖,又有聚餐,还搞有抽奖的文艺活动。大家其实也是在享受过年氛围啊。只是当事人自己并不觉得,也不会承认罢了。
  
  过年前的那一时段,专注度肯定不强,工作效率绝对不高,人在上班,可心全散了。大家嘴上不说,心里想的一定是要买什么样的年货,要走哪些亲戚朋友,要上什么地方旅游,要不,就是还有什么没做完的事情要留在过年去做。那时的大家,与其说是在做事,倒不如说是在耗时,静静熬到年关的到来。
  
  总之,大家都希望过年,希望享受美好的结果。
  
  但是,生活中的我,耳边时常听到的,好像都号召大家盼春天。
  
  记得小时候,老师也是不厌其烦地说,人要勤奋学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春天不努力,秋天就不会有收获,要想有出息,就得刻苦,这就好比蜜蜂,要不停地采蜜,才会有更多的蜂蜜。
  
  那时的我,绝对地相信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并可劲地让自己盼春天,可劲的努力学习。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我的骨子里盼望的不是春天,是冬天,是过年。因为我知道,过年会有好吃的,有可观的压岁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不用写枯燥无味的家庭作业。
  
  至于春天,有什么好的?除了乍暧还寒外,没什么可求的;努力本身,除了吃苦再吃苦以外,就没有什么乐趣可言。我就是在这种质疑态度中一天天长大。
  
  而今,我自认为自己的思想已经成熟,可骨子里盼望的,还是过年,希望的还是过年的冬天,而不是春天。
  
  我常问自己,这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偏差?
  
  深加剖析,不难看出:冬天有吃的,有自己想吃的;有时间,大段大段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怕是睡觉,可以睡得天昏地暗。
  
  总之,有诱惑,有吸引,有看得见的实在。有不需要宣扬就能得到的实在。
  
  这样的好情况,难道不是人们所向往的吗?难道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吗?
  
  既然终极目标到来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呢?还有什么需要再去追求?即使追求,到头来还不是这样的结局吗?
  
  有人会说,没有努力,哪会有这些好的结局呢?
  
  似乎这是因果关系。
  
  但是,我要问的,人们要追求的,是因,还是果?
  
  天天追求干活,天天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享受已经到手的东西,是不是有些滑稽?是不是本末倒置?
  
  至少,我想要的,是果!
  
  那么,天天喊着要春天、要耕耘的,会是什么人呢?
  
  我想,会是三类人。
  
  第一类人,出于政治目的的统治者。
  
  这类人,希望人们辛勤劳动,有所收获,然后通过各种所谓的合法调节手段,堂而皇之地将别人的果实占为己有。这在古代,比比皆是,以至于调节手段不断升级,最终因苛捐杂税让百姓揭竿而起。
  
  试想,如果大众不去干活,不去劳动,何谈劳动成果?如果没有劳动成果,统治者吃什么,喝什么,拿什么来统治?
  
  统治者是希望百姓成为被训服的傻子,这样就可以从这些傻子身上捞到更多好处。
  
  再说了,平民百姓就是再辛勤劳动,换来的劳动成果,又有几人能够大富大贵的?迟早还不是在各种名目下被抽取殆尽?!
  
  第二类人,追随统治者、知其意图却摇旗呐喊之人。
  
  这些人,知道统治者意图、却因自身也是即得利益的分食者,只会跟着统治者喊话节拍,上下起伏,左右迎合。这些人知道,一旦说破此事,就是在同统治者对着干,古来都有“顺我者未必昌但逆我者肯定亡”的教训,历历在目。他们又岂敢越雷池一步?
  
  第三类人,虽知意图但慑于淫威而默不作声的少数百姓。这些人一般情况下不愿多谈政治、不谈时事,只会保持沉默。既然他们不发声,故不能将其列入其中。
  
  第四类人,缺少文化、不会独立思考的人。
  
  这类人,大多是生活的最底层或是被强大政治舆论和无孔不入的说教洗过大脑的人,他们几近到了人云亦云程度。
  
  说到这,我觉得,宣传这玩意,既可以起引导作用,也可能有诱导作用。
  
  所谓引导,我的理解就是按此方法做下去,方向肯定是正确,只是人们以现有的认知能力还达不到判别高度,需要给予提示和示范。
  
  所谓诱导,就是宣传者本身心怀叵测,想通过鼓吹让人们不知不觉走入设下的圈套。
  
  在古代,大多数情况下只可能是诱导而非引导。
  
  试想,如果是好的方向,相信大多数人一经提示就会明白,接着可能会自觉去做。有利,有谁还不愿去做?谁还觉得做的过多?既然做了,自然就会看到好的结果和不菲的收获。接下来,就是不说,他们也会自动、自愿地接着做,不需要再去引导了。
  
  至此,我认为,引导应该是一时性的,短暂性的。如果长期或没完没了的去宣传、去引导,甚至动用行政或法律手段强行实施,那么这一引导的动机就值得怀疑了,这恰恰是诱导的特征。
  
  诱导,是明知不对、不正确却要找出许多滑稽或是荒唐理由,在别人耳边鼓噪,不停地鼓噪,反复地鼓噪的行为。通过鼓噪,把人们说教得晕头转向,丧失判断力,从而达到德国戈培尔说过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的效果。
  
  因此,我认为,诱导往往具有反复性和没完没了性的特征。
  
  在识别上述特征的同时,我们可以从宣传内容的对立面去认识,去理解,去辨别内容是引导还是诱导。如果它的对立面读出事情是应该的,则说明宣传是一种诱导。接下来与宣传配套的措施就是一种人为扭曲的方式。
  
  这些年的经历一次次告诉我,努力是痛苦的,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付出与得到不一定成正比,有时甚至不会有好结果。
  
  所以,每做一件事前,一定要想清楚,看清楚,看到事物的本质。
  
  盼春天,不如待在冬天来得更实惠、更享受!
  
  

打赏 赞(0)
微信
支付宝
微信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描二维码打赏

支付宝二维码图片

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打赏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