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西藏 – 女娲资源

遥望西藏

  多少年了,心中一直有个存想——写一篇关于西藏的文章。
  那一年,站在海拔5000米的米拉雪山,任山风猎猎吹乱满头乌发,看脚下云舒云卷、黑色的苍鹰低徊盘旋,极目那一望无际、有如大海一样壮阔的邦杰唐草原——呵,请给我一杯烈酒吧,不为别的,只为心中的西藏!
  额尔敦琪琪格,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这样描述她的西藏:藏北的山,我是以一种多么痛苦的爱热爱着这里。由于他的贫瘠,由于他在大自然那儿遭到的失宠,这都是我爱他的理由。他使我感到自己的力量,感到责任感和使命感带来的骄傲和自豪。我以为她的话某些方面说到了点子上。
  (一)
  关于西藏,更多的人只愿意谈论他的自然风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是的,他们触摸到布达拉宫墙砖的手,却不能够触摸到西藏的灵魂。
  尼洋河畔,蜿蜒曲折的川藏公路上,有一道风景让人震撼。他们来自很远很远的地方。他们五步一叩、三步一拜的走来。为了能够到达圣地拉萨,一个月,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一路而来,冬来卧冰尝雪,夏至火烤日炙,历经多少苦难。他们也许形容憔悴,甚至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他们的眼神却必定是一样的清澈和坚定。那时或有香车宝辇从他们身旁呼啸而过,彼此间都会投来诧异的目光。是啊,那些坐在车里的人,或许无法体味这些苦行者的快乐、幸福和安详。信仰,金刚不可夺其志的追求——灵魂一旦有了坚定的信仰,面对一切苦难,心中永无忧伤;灵魂一旦有了坚定的信仰,放眼一切窘境,依然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直以来,人们总在探寻香巴拉是否存在。香巴拉,又译为“香格里拉”,意为“持安乐”,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时轮教法的发源地。藏文史籍对于香巴拉的记载很是迷人:香巴拉位于雪山中央的西端,圆形如同莲瓣,周围被雪山环抱,从白雪皑皑的山顶到山脚下的森林,生长着各种甘果、鲜花和药草,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青草茂盛,绿树成荫。其中央耸立着富丽堂皇的迦罗波王宫殿,可以乘骑的狮子、大象、骏马无数。这里物产丰富,四季如春、人民安居乐业,远离一切忧患悲伤……
  人间可有美丽的香巴拉?是的,香巴拉并不遥远。只是他并不一定在雪山中央的西端,他只深深蛰伏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之上。莽莽高原的月明之夜、草甸之上,幽幽清辉无休无止的倾泄在身后的雪山。清澈见底的尼洋河水白日可见鱼儿浅翔,此时唯余深情款款。假如你是远行的旅人,就让这水洗去你的满身尘烟,洗去你心中无尽的忧伤……此时,只有青稞酒、那清冽酸甜的青稞酒,才能释出康巴汉子的力量。那是怎样的天籁——起于四维,悠悠而来,直至穿透你的胸膛!每当此时,常有周遭的牧民闻声而来,他们提着糌粑、风干的牦牛肉,自然也还有酒,加入我们快乐的行列。那个时候,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彼彼此此。虽然言语不通,但我们可以互致真心的笑容;与藏族兄弟的拥抱,我们闻到了泥土的芳香。祝福、赞美、感恩,真实真诚毫不矫情造作,构成藏歌的全部。就连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加措也会这样率真歌唱:
  东方的工布巴拉,
  多高也不在话下。
  牵挂我的恋人,
  心儿像骏马飞奔……
  没有忧愁,没有不满,没有攻讦,甚至没有讽刺、没有讥讪。西藏的歌永远是清纯的,有如头上的蓝天。西藏的心永远是那样的宽广,那样的柔软。
  (二)
  从拉萨东行,翻过高高的米拉雪山,那美丽的尼洋河畔,就是六世达赖吟唱的地方——工布江达。多少五洲四方的人慕名而来,无不被深深陶醉!
  有位北方来的朋友站在工布胜景巴松措旁,感慨万千:不到西藏,枉到人间一趟;与工布山水相比,九寨沟只不过是一小小盆景!
  工布——一片厚重、神秘、有点凄美的土地,一片令人向往和敬畏的土地。意大利德西迪利西神父在《西藏传教旅行记》中这样描述工布地区:穿越了一座大山后,人们就可以到达工布了。这个地区可以分为上工布和下工布地区。上下工布的中间流淌着一条大江,这里非常美丽,有许多柏树。德西迪利西提到的那座大山就是米拉山,那条“大江”就是尼洋河。米拉山是尼洋河与拉萨河的分水岭。尼洋河从米拉山口发源,全长300多公里,一路穿州过府,在林芝县境内汇入雅鲁藏布江。20世纪70年代,尼洋河边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之前,这里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长期以来,贯穿于工布地区的蜿蜒古道,一直是联系内地与西藏之间的重要脐带。18至19世纪,从康定到拉萨的整段商路上都设有固定的驿站和兵营,人们用内地的丝绸和茶叶换取工布的草药、羊毛、皮货和藏香。
  尼洋河自西而东,娘浦河自北而南。两河交汇冲刷出一块不大不小的平地。这里便是闻名遐迩的村落——太昭古城,史上有名的战略要地。咫尺之间,人们可以随出看见直刺云天的千年古堡。到了今天,这里依然是飞越西藏的重要航较点。太昭,藏语意思是一百个村庄中的第一个。因为沿尼洋河、娘浦河两条峡谷中有99个村庄,从交汇地起头,被称作100个村中的第一个。
  唐代以后,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军旅客商往来不绝。元朝时,太昭始设驿站,供来往的官吏和客商在此休息和补充给养,并开展集市贸易。清朝末年,江达更名为太昭,清政府在此设立了太昭宗(即太昭县)。1909年,清政府为巩固边疆,派遣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率边军经此入藏,实行“改土归流”,即改土司制为流官制,流官由中央统一委派,“藉以杜英人之觊觎,兼制达赖之外附”,力促边疆和睦稳定。“乌拉(农奴为官府或农奴主所服的劳役)”在晚清以前是西藏人民沉重的负担,1909年,赵尔丰实施乌拉徭役改革,颁布新的《乌拉章程》,要求征乌拉者必须付给一定的费用,俗称脚价,违者严办。乌拉改革,为苦难的藏族百姓减轻了一定负担。
  太昭城后山麓,有一条青石古道,被称为“唐蕃古道”,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传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的和亲大军从长安出发,松赞干布就是从这里出发到扎凌湖迎娶文成公主的。据说路经太昭城连日降雨,道路不通,松赞干布挥动神剑在山脚削出山洞,让文成公主避雨。后人在洞内立佛塑像,以兹纪念。
  在西藏许许多多的传说中,最有历史感的莫过于文成公主的传说了。相传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提亲,几经考验,唐朝皇帝才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五谷种籽、农具,还有数百名能工巧匠。一个纤弱女子千里走荒原,何等孤寂,何等凄凉!她自然十分思念远在长安的亲人。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无限眷恋的告诉她:若想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她急忙取出”日月宝镜”,捧着照来,不料从镜子里看到的只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一气之下她把宝镜重重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它恰好挡住了一条东去的河流,使得河水掉头往西。后来人们称该山为日月山,称该河为倒淌河。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
  日月山、倒淌河,给文成公主平添了几分悲壮!事实上,文成公主的到来不仅促进了藏汉的融合和友谊,也促进了中原文化以及生产技术在西藏的传播与推广。给藏族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西藏,人们把文成公主奉为绿度母的化身。
  从汉地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不同的粮食共有三千八百项,
  使西藏的粮食仓满斗满。
  从汉地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五千五百人能工巧匠,
  使西藏到处有画栋雕梁。
  从汉地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不同的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飘香。
  ——一首深情的歌,一首感恩的歌,在历史的尘烟中,究竟流淌了多少年头?
  (三)
  历史是灵动的,时间太久了,现实也就成了历史。那年初冬,在布达拉宫下偶遇智者,这位慈祥的藏族老人不停地转着经筒,微笑着跟我们一起探讨人生的现实和历史问题。他说在他看来,人生乃至整个人类的历史只有三天,即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不可再,
  今天太短暂,唯有明天永恒!
  这种认知,其实正是虔诚佛教徒的内心写照。某种角度来讲,佛学即是未来之学。藏传佛教最最动人之处就在于这样抚慰人们:你还有机会选择未来;对于今天的苦楚,未来的甘醇更为重要;未来就在你自己的手中!较之王权、较之西藏本土苯教,对于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物质匮乏的高原众生相来说,这无疑是干渴长夜的一道闪电,人们深信不久甘霖即将降临。这样一来,作为舶来品的佛家教义,自然顺理成章地走进西藏,走进百姓心中。终于有一天,苯教的四大神山无法阻拦佛教向高原进军的脚步,法师的巫术面对僧侣法螺哑然无声,取而代之的是袅袅梵音在雪域大地上空自由飘荡。
  诚然,藏传佛教也有宿命论等落后糟粕,但相对于等级森严的王权,相对于视贫贱如草芥的苯教,他们提倡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贫贱之分,无疑是一大进步。更进一层来讲,藏传佛教还把巍巍道德法庭建立在每个人的心头之上。
  而如今,当我们环顾芸芸众生,试问有几个人经得起心头法庭的审判?又有几个人不是耽于昨天,溺于今天!比起许多人,藏族同胞对于明天的彻底的追求,是令人动容的。而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许最能够体现这种彻悟的态度。广袤的青藏高原之上,那山那地那水总是净洁无比,一代又一代的藏族人出生、栖息、飞翔,哪怕是一碑一牌、一枝一叶,终究什么也没有留下。是的,他们不一定锱铢必较地对待昨天和今天,他们把可贵的天地资源原原本本留给子孙,恰恰拥有了最重要的明天!
  在西藏,死亡不再仅仅是一种过程,或许更是一种境界。对于生命,藏族同胞有着异常清醒的认识。他们清楚的知道,人是物质的,和其他动物一样必有生老病死,这是不可逾越的自然法则,因而不会像有些达官显贵愚蠢地追求长生不老、青春永驻;他们诗意地相信,人的灵魂必将永存,生命还会再生,因而不必为眼下生活的困窘过分忧蹙,因为前路还有很多很多的希冀;他们豁达地认为,躯体只不过是生命的载体和附属物,有如衣冠饰器,因而不必万般宝惜,甚至不必为躯体的死亡过份悲伤。
  “七赤陵墓在天空,神身如虹散”且为归宿,以此死换得彼生,所谓进入“一切万物皆如无云之晴空”,又何悲之有?在藏族葬礼上,人们很少听到悲恸呼号。如果有人不能自控,必有老人制止,曰人死系福寿已尽,切不可对上苍有非分要求。面对死亡,他们往往把悲伤化作对远行亲人未来的祈愿。民间叙事长诗《不幸的姑娘》,描述一位藏族姑娘心上人战死沙场,她来到隆务寺,这样无比感人地祈求活佛,为他的情人华青超度亡灵。
  我的情人华青夭亡了,
  我的情人华青无救了,
  ……
  海螺般的海骝马,
  金子般的江格鞍,
  还有银锻钗子嚼环,
  三样骑具我供奉您,
  在他去西天的路上,
  但勿让他双足受累伤.
  ……
  在西藏,就连被视为比丘佛使的秃鹫也神奇异常。据说这种神鸟濒临死亡之时,也要振翅高翔,拼命朝太阳飞去,直到身体全部消融于尽。据藏族老阿妈所言,这就是人们至今从没见过秃鹫尸体的原因。带着敬畏和思索,那一天,我们从猎猎作响的经幡之下走过,沐浴着有如金色天水的朝阳,走近墨竹工卡直贡梯寺——一个有名的天葬台。隐约听到法号隐隐响起,青色的桑烟袅袅升起——面对这种景象,心中竟然充满异样的感动和温暖,突然想起了一个叫故园的地方。是的,此时又有一个灵魂回家了,他必定是倦了累了,他必定迎着金色的阳光轻轻飞翔……
  (四)
  生命就像一条河流,有时湍急,有时舒缓。有时于峡谷奔驰翻腾,有时于原野缓缓前行。而最终河流消失了,他回归于大海。时间也像一条河流日夜不息。终于有一天,我们穿越别歌离泪、哈达鲜花的河流,即将告别至爱的工布。
  车子又到了米拉山,心中涌起的只有万般的惆怅!眼前的邦杰唐依然那样璀璨,只是远方的牧歌已不再高亢激昂。吻别第二故乡,感觉自己又成了游子即将远航。呵,有谁知道此行路上,到底是归航,还是又一次离乡?
  在生命流沙河里,滋润万物的尼洋河水啊,给予我等太多太多的洗涮和补给。这种深恩和情缘令人永志难忘。依偎母亲河的身旁,我们曾经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香巴拉不再遥远,香巴拉就在眼前!这种信念,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并使我们最终战胜贫窘的挑战。那三年间,我们和我们的同胞们心手相连,建起了3000多座藏式新房。全县百姓有八成近2万人告别人畜混居,住进了别墅式的新居。那三年的春天,我们在屋前屋后栽种许许多多的小白杨。多少年过去,想必已是青翠如焰。那个时候,看着那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村庄矗立于尼洋河畔,面对那一张张憨厚的笑脸,我们不再慨叹人生短暂,也不再抱怨收入的微薄和条件的艰苦。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人生所求之至境,莫过于把青春和真爱留在青山绿水之间!
  而如今,从西藏回来又过了三年。整整六年过去了,生命由高山峡谷转入安静的平原。面对渐渐长大的儿女以及日渐斑白的鬓发,心中只有欣喜却没有伤感——不为别的,只因为我去过西藏。
  再过些年月,生命之树还将增加更多的年轮。“这时的我,已经失去往昔的青春和健美,而我将以进入不惑之年的目光再度打量我周围的生活。我已体验到心境平和的魅力。而且相信我这么多年唯一也是最可靠的收获……同时也免于我深陷于世俗的泥潭。不管怎么说,理想主义始终是我跨越苦难的忠实向导”——额尔敦琪琪格如是说。这位北方的行者,虽然素昧平生,之所以引为朋友,是因为她真正去过西藏。
  遥望西藏,祥云初上远山。
  

打赏 赞(0)
微信
支付宝
微信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描二维码打赏

支付宝二维码图片

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打赏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