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方强
——庆贺方强建场60周年
浩瀚的东方湿地、秀丽的黄海之滨,阵阵海风醉人心。每天碎步在花丛林海之间,浸身于芬芳幽静之中,思绪已随着清脆的鸟鸣声儿渐行渐远。这是何等的美景!何等的安逸!微风胜美酒,美景似佳肴,方强人在仙境般的家园里悠悠地品尝着心灵大餐,陶醉不已!
要是现在仍在十多年前,美景照旧,我可没有这样的心情去欣赏。清晰地记得我当初来农场报到时,汽车出了城,驰上乡村大道,明显地发现沿途村庄和民房越来越稀少。突然汽车在一拐弯口速度降了下来,胆胆颤颤地迈上了一条颠簸的砂石公路,一路扬尘。坐在车里四周环顾,前面依稀可辨,后面尘烟浓浓不见尽头,路两边的民居和树木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似一座座毫无生机的泥雕。看到这一切,我心情坏到极点,真不敢想象我将会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工作;也不相信有着富饶鱼米之乡称号的江苏还会有这样的公路,我在北方念书时到过不少农村也没有多见这样的路。这城市发展也忒慢了点罢!就在我思绪混乱不已时,车厢里骚动了起来,原来到点了。在一个荒凉的地方又有一个距离城市最远地方上,踩上了我人生一个至关重要的起点,我凑近车窗极力地透过模糊的玻璃去认真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要知道我不是宿客,而是主人,没有无所谓,谈不上激情,更多的是冷静和思考。时值盛夏晌午,糊弄吃了点,酷热难挡,找了个阴凉地方挨着行李休憩了一会,梦中穿越时空仿佛回到六、七十年代。
下午政治处将我分配到四大队。夕阳西下,大队派来一辆手扶拖拉机驮人载物一路晃悠晃悠的,此情此景还真有点那股“激情燃烧岁月”的味道。呀,十公里,真远!一路不见他人,却不时有野鸡、野兔从面前掠过。我是到“北大荒”插队的“知青”吗?还好,大队民警宿舍楼挺具有现代气派,白色瓷砖墙面、熠熠发光的红色琉璃瓦显得特别靓眼,楼前别致的小花园诗情画意更浓,从这一点,我清醒意识到现在是九十年代。安置完毕,中队长安排任务:明早四点出工,到场头拌肥料。我的亲乖乖!第一天上班就领到这样的任务,惊讶地使我当场说不出话。农活不陌生,但很少见这么早干活,带着疑问不可多问,坚决执行领导的命令嘛。凌晨四点不到,我来到劳教大院,只见中队长正在集合劳教人员。踏着晨露,揉着睡眼,透着朦胧的晨曦,跟着中队长出发了。场头上学员们也真不赖,都是干活的行家里手,二十多名学员分工有序,搬、拆、拌、装、运,麻利得很。早晨八点后,开始往田间运肥,忙到天黑。一天下来,让我感慨颇深,早晨一身露水、白天一身汗水、傍晚一身泥水。
一个大队平均都有五、六千亩的农田,甚至更多。从队部走到最远的田头需要一小时多,一般情况下,中午不回来吃饭休息,学员困了可以倒在树荫下休息,可民警还得睁大眼睛。带班民警很辛苦,中队长、大队长更不容易,他们每天在“飞”,降临到分散在广阔田野中的作业点指导工作。自行车没有前后盖(地碱腐蚀)、拖拉机跑得比汽车快(路况差)、瘸子奔得比马快(抢时间),就是在这种状况下,我计算过,民警的一天的步行路程为30千米,忙时加倍。一块田长750米左右,民警在狭长的田埂上健步如飞,身体可棒着呢,“三高”只是一个传说。一年四季,几乎每天六点钟出工,晚上六点收工,除了留守值班,民警过着“两头黑”的日子,晚上摸着黑回家,早晨摸着黑出门,给人的感觉就像“烟花客”一样偷偷摸摸的,见不得光明,还真像做了亏心事一样,脸也是黑色的,不敢显真颜。来去匆匆,家成了旅社,回去除了上缴工资,唉!这家伙真懒,什么也没留下。陪父母聊天,陪老婆逛街,陪孩子学习、、、、、、这些很寻常的生活成了民警的奢望和心中的痛。日中晒,雨中淋,风中吹,都奈何不了民警,唯有那不远似远的家交织着民警歉意的爱。坚强在脸上,无悔在心中,奉献在行动。看,农田里全是他们的身影,一身绿的他们带领一身灰的学员,就像青蛙妈妈带领一群小蝌蚪耕耘在希望的田野里。他们的爱在这里!我深深地被他们感动着,我也在其中,不嫌苦,不叫屈,不喊累,乐无边。
2000年,我省劳教事业开始贯彻实施“三个转移”政策,我所率先谋动,选址定方案,于2002年建成了新集中收容点。又是盛夏时分,我这次怀着高兴的心情走进了新天地。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工作模式,还真让我有点彷徨失措,一时难以转变。兴奋之后就是冷静的思考,也就是在当年劳教所开始实施规范化管理,围绕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工作中心,全面提升所政工作水平。我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学知识钻业务,上课堂下车间抓训练,从容自信得很。如今一身威武、坦然,与那个头戴草帽,挽袖卷裤,一身泥水的“农民伯伯”形若两人,工作辛苦程度大大减轻,那时不但“改造人”,还要“改造自然”。除了值班,每天迎着朝霞趁着余辉按时上下班,生活不再遥远,不再陌生,家里多了我的笑声,大街上出现了我的身影、、、、、、向过去告别,留住记忆,传承精神,我继续在这块红色热土上耕耘着。
从此方强农场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尤其近五年的发展日新月异,场貌的变化就像万花筒里的世界缤彩纷呈,来不及捕捉精彩,容不得留住记忆。休息几天后,回到农场上班,迟疑地不敢停车,这里是农场吗?怎么与前天不一样呢?唯有那熟悉的气息是我停车驻足的理由。古语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这句话很好地印证了农场农业迅猛的发展,2002年后,面对逐渐减少的纯职工劳动力,农场加大对农业和水利建设的投资,坚决走科技强农、科学助农、高效农业之路,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生产向高效农业转变,单一种植向复合农业突破,以“吨粮田”为基础,成立“千亩、万亩丰产方”高效田,确立了种子主业地位,目前种子产业初具成效,制种生产能力地域强势凸显,影响力辐射周边地区。
奋进的方强人无暇眷顾成绩,不肯停留的脚步匆匆向前,实事工程暖民心,创新管理得民心,领导垂范聚民心。沐浴着党恩,深受着领导的关怀,民警职工的生活锦上添花,大街小巷琳琅满目的私家车如星罗棋布,城里有阔宅农场里有安居楼,每天悠闲地开着车或优雅地坐在通勤班车上往返于两个心仪的“家”,乡村与城市是我的全部。我享受生活,不失热闹,不缺宁静。妒煞人哉!
舒心的环境,优越的平台,解放了警力,激发了活力,凝聚了思想,提升了战斗力,民警似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个个振翅搏天。红色热土培育英烈后人,如今,先进辈出,荣耀艳天。在中央领导面前有“方强人”的敬礼,在全国交流会上有“方强人”的声音,在重要表彰会上有“方强人”的荣誉、、、、、、六十年来,方强人付出了很多,得到了更多,一部辉煌的发展史就是一座荣誉的展览馆,一张张鲜红的奖状和证书就是一本激情飞扬的诗集。
现在的方强农场已今非昔比。。生活小康化,场区公园化,道路硬质化,农业机械化、、、、、、湿都一隅,魅力方强,璀璨黄海!
如今,这里,草更绿!花更香!水更甜!人更美!
人在方强,心安方强!
撰稿:戴鼎霖方强劳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