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富人
缪和照
曾以为自己出身贫寒,来自边远山区的农村贫困家庭,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都感觉受到歧视,虽然表面上强作欢颜、故作傲气,但从内心深处还是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自卑心理。然而,现在我要劝那些和我一样来自贫困家庭的同学们,我们并不贫困,尤其是我们的父母更是很富有的人。
那晚,与好友畅聊至凌晨2点,当谈到家庭时,他说:“其实,我们的父辈是很富有的人,只是这个‘富*一时体现不出来……”。我仔细一想,确实,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父母把一切都寄托在儿女身上,在儿女身上投资。尽管这个收益是缓慢的,甚至是和其他投资一样存在风险,但他们无怨无悔,一年又一年地继续追加资本,为的就是将来儿女转变这种投资方式,或者是将这种投资在与其他投资中的比例降到最低。好好想一下,我们来自农村的同学的父母,是不是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想着如何供我们读书学习?如果换成有钱人,那些富豪之类的,他们供子女上学的费用与用来做其他事情的费用相比,哪一个所占比例较大?
我就以自己为例吧。我作为家里的长子,首先考上本科,虽然与理想有巨大差距,但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父母没有反对我继续深造,他们反而喊出:“要把三个儿子抚养成大学生”的口号。为何在我上了本科之后父母更有了这样的信心?那是因为2005年我和二弟中考前,家里突发的事件对我们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尤其严重影响了我和二弟的学业。记得当时是这样的,头一天父亲去煤矿井下进行安检时,不小心被瓦斯闷倒差点儿丧命,幸好被人发现得及时没出意外。但意外的是,在母亲陪同父亲住院的第二天,本来好好的二弟只叫出“哥,我不行了”便突然倒在地上,见此情形,我好不容易才将他送到父亲已在里面住院的医院求救,可更令人疑惑的是,对于他的状况医生也是束手无策,于是,正在输液的父亲,拔掉输液管,与母亲一起叫来救护车,送二弟到更好的医院求救。就这样,一个人同时照顾两个病人、病人送病人看病的故事产生了。从此,我也被迫离开学校,走上打工之路。最终在父亲的苦苦劝解下参加了中考……
很多人都认为,二弟没有生的希望,说来话长,我们不细谈,经过近三年的漫长治疗,最终将他从鬼门关抢了回来,现在他也是本科在校学生。这就是我们三弟兄之前在学校都是佼佼者,学习成绩一直排名全校前列,可我和二弟只上了一般本科的缘故。与我们不同的是,三弟因为有了我们的保护,在学业方面基本上没受到多大影响,以至于在他的努力下,最终考上“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在生活上,家庭经济是万分困难,但父母从来没抱怨,从不叫苦也不叫累,因为他们觉得很值得。以前我总是自卑于出自贫民家庭,觉得自己的一切困苦都是因为父母很穷,而现在我终于明白,其实我的父母一点儿都不穷,古人说:“有儿贫不久,无子富不长”,他们拥有一般人不能拥有的——所有孩子都上本科院校,这就是他们富有的原因。
春秋时期,鬼谷先生放出来四个学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就把天下治理得有条有理,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这四个学生就是鬼谷先生的财富,是鬼谷先生对历史的贡献。汉高祖刘邦,有萧何、张良、韩信三人的辅佐,最终打败号称天下第一战神的项羽,夺得天下。也许你会说几千年前的事太远,那我们来说说近一点的,清朝末年,是谁改变了社会?重点还是学生,不论是“五四运动”还是“一二·九运动”都以学生为主,后来在战争中的高级将领,大多是来自黄埔军校的学生……当下,面对“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舆论,我们的父母选择抚养子女继续深造,这个回报是未知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抚养了大学生,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为祖国实现“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做出了贡献。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人生的价值包括两部分:贡献和索取。但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也是评判人生是否有价值达标准。说我父母是富人,就是从他们对社会对祖国的贡献来说的,他们的人生价值是有意义的,值得尊敬的。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过的好一点,完全没有必要投入那么多在一个收获未知的事情上。在农村,很多家庭,因为孩子长大了,可以外出打工挣钱盖上好的房子,所以父母也就理所当然的不用吃过多的苦,在这里我想起阎维文唱的一首《我的老父亲》里的歌词:“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确实,我的父亲正是如此,每每想到父亲那长满老茧的手和布满皱纹的脸,尤其母亲和父亲一样拖着病体(双亲都患上了严重的骨质增生,一直没能得到治疗)还不能休息,我怎么也闲不下来,我一定要努力,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不让父母失望,也许这辈子我并不能及时带给父母舒适安逸的生活,但是我不会放弃,我能如此,我的两个弟弟更能努力付出……。养儿如此,难道我的父母还会不是富人吗?
人人都说,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我坚信,我父母今天的努力付出,一定不是白白付出。他们是富有的,将来事实会证明这一点。
×写得随心所欲,望读者见谅。字数统计201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