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靠整理,体会需打包
好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梳理近况,即使闲暇是每天必备的奢侈。已经不记得在哪个不防备的晚上,心墙却严密设防,收起感性,那些说出的和写下的言语,因为距离太远而无法传导心的温度。
又是一个不太宁静的夜晚,埋头在电脑屏幕面前,塞上耳机,想要从现实中抽离。
好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梳理近况,即使闲暇是每天必备的奢侈。已经不记得在哪个不防备的晚上,心墙却严密设防,收起感性,那些说出的和写下的言语,因为距离太远而无法传导心的温度。
又是一个不太宁静的夜晚,埋头在电脑屏幕面前,塞上耳机,想要从现实中抽离。
高中老师总是说我的文章铺垫得太久,那就赶紧进入正题…
开始把几年的大学生涯抽丝剥茧,踏进校门的第一步是必谈的吧。那时候依旧青涩,怀揣着类似实现梦想的想法。单纯因为热情,选择成为一名医学生,并未太理会“学医苦,学医累”的定律,还曾厚颜地把自己定位成悬壶济世的大夫。
刚开始叩开医学的大门时,冲击着大脑的新鲜如同绚丽的烟火,肆意灿烂着夜空。半个学期下来,不曾预期的担心——那些纷繁的知识,已经开始让我无力招架。如果说第一年,在医学入门的道路上不至于掉队太远,那么第二年已明显力不从心,或许也是因为懒惰,开始割舍对于文学的热忱,雨果的小说,李煜的词曲…零落的文字在记忆里暗自神伤。
如今,青涩依旧。安逸教会人懒惰,空余时间多了,却没有换来实质的提升。考试前填鸭式的恶补,本不该是医学生持有的学习态度,周遭的人们是否如此,我不知道。
近日,以前很在意的一句话频频引发我的思考:“在对一件事物没有了解时,千万不要轻易说热爱”。因为兴趣,所以践行,开始怀疑我最初的决定,那股不知名的热忱是否依旧浓烈。网络照旧哄抬一些话题,“医闹”“杀医案”…我还没经历的人生是否更加触目惊心?应运而生的电视剧《心术》,警醒信仰,拷问现实。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这个职业,医生在我心里依旧是“高尚”的代名词。
原谅我,并不是一个好的叙事者,大学三年竟没有一个事例。那些交错的记忆,我已经理不清是哪一桩哪一件。总结过去,三年学到的不只是医学,那些之外的也视如珍宝。
后面还有很长一段,而我并不想草草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