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北漂这一年
2012年5月19日星期六,天气,晴转阴,夜雨,北京的夏天总是多雨的,闪电,不约而至,在抬头三尺的地方嘶吼着,此刻,骤雨初歇,一切又恢复了平静,车鸣,犬吠,忙忙碌碌的人群,无所事事的我。
2011年3月,我只身前往北京,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蛋,背着梦想,提着信仰,怀揣没有放下的情愫,无所畏惧地奔往北京,这个鱼龙混杂之地。那时,我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残酷,什么叫人情世故。执拗,我与生俱来的本性,没有告诉家人,没有告诉朋友,除了寝室那些个较好的哥们儿,没有人知道我离开了那块原以为可以生根发芽的热土——大连。
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正如当初一心想来北京的我,没有人知道,为了来北京的路费,为了到北京之后没找到工作之前的生活费,我是如何的节省,如何的盘算,如何算计再算计,如何的失眠,甚至没有人知道,为了来北京,我曾经去卖血,只因为寒假期间和家人闹得不愉快,我固执的不肯向家里要钱,那一刻也不尽心伤,想不明白,作为我的父母,何必跟我一个小孩子计较,更可况,我还是他们的儿子,但是,我也明白,那都是因为一个字——钱,因为这一个字造就的这一个让人心寒的状况——穷,我知道,他们有他们的难处,有他们的无奈,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转过头去,悄悄抹掉眼泪,如此,我还能做什么,除了一个所谓的“21世纪的大学生”这一冠冕堂皇的称号,在那个尴尬的年纪,我,一无所有。
那一天坐在大连的公交上,我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只要能凑够前期的费用,我将不惜一切。下了公交,站在金州区一院的门口,我再三徘徊,不知道迈进那道大门该找哪个诊室,该怎么说,可是想想心中蠢蠢欲动的“北京梦”,我咬咬牙,还是进去了,安静的走廊,一扇扇明亮的窗,就像是一双双冷漠的眼睛,漠视着我将如何上演一出荒唐的闹剧。找到一个从我身边路过的医生,惴惴不安的问“您好,请问哪里可以卖血?”我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声音在发抖,忘不了,永远忘不了那位医生当时看我的表情,注视几秒钟的事我以为只有在电视或者小说上才会有,可是那一刻,真的好漫长,终于医生说话了“这里不行,去市里头的看看吧,卖血是不合法的。”然后转身离开,当时有种被这个荒唐的世界抛弃了的感觉,站在原地,我,久久没动,我的,北京梦。
几经辗转,还是来了北京,这里不得不感谢好哥们儿老兰,感谢他在我刚到北京没找到工作的那段时间对我的照应,老兰说“哥们,都记在心里”,嗯,都记在心里。
路费,电话卡,公交卡,生活用品,一大堆费用下来,身上的钱所剩无几,而面试的几家好公司都杳无音讯,于是,我选择了之前的公司,一家电子商务快递企业,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很辛苦,每天早上八点上班,晚上总是无休止的加班,十一二点下班都是常事,物流业的特殊性,一周只能休一天,朋友都说你那工作太辛苦,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感觉累,刚出校门,什么都不会,领导的批评,人际冷暖,那段时间,感觉好无助,但是,我一直默默挺着,挺着嘲笑,挺着漠视,挺着所有的压力,在一个人的夜里偷偷的哭,只因为,我没得选择,我必须忍耐。刚上班第一个月的工资缓一个月发,最艰难的时候一个月生活费就剩200,于是,一块钱当十块钱用,刚开始公司外派期间正值炎热之际,也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吧,别人喝冷饮,自己就嗦着五毛钱的老冰棍,躲在阴凉的角落,憧憬着以后的北漂生活,即便吃了一块钱的雪糕,坐在回去的公交车上也在想:其实,刚才应该吃冰棍的。。。那段时间是截止目前最为艰苦的吧,一天一顿饭,一顿饭也就是一包五毛钱的干脆面,饿了半个月肚子,手机停机一星期,鞋底磨破了,遇到雨天就会灌水。我,没有告诉任何人。
有句话说:人生就像茶,总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半年的努力,半年的竞争,半年的坚持不懈,终于迎来了我北漂生涯的第一个“春天”,当上部门主管以后,工作量、工作时间,工薪待遇都得到了改善,我知道,忍了大半年的苦水终于化得甘露,我知道,我可以骄傲的向父母说:我在北京!我之前的固执没有错,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去年冬天的那个夜晚,临近年终,打电话给家里,耐心的讲了半个小时,母亲终于肯相信我在北京而不是大连,她难以置信我当时已经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大半年,她难以置信我能在北京找到工作,而且干出了个模样。过年回到家,看到衣着崭新的我和我带回家的钱,父母再没有像以前一样指责我的武断决定,事实让包括他们在内的人无话可说,现实告诉他们我能行,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并不仅仅是一个大大的惊喜,更重要的是,我要用实际行动剔除所有的阻碍!
由于公司业务流程的改革,工作内容越来越少,工作时间越来越短,一天天坐着等着下班,等着睡觉,等着发工资,惶惶不可终日。一段时间的清闲过后,随之而来的是莫名的恐慌,而那恐慌犹如一根深入骨髓的刺,不见其伤,日渐其伤,无休止的折磨着每一根神经,不能自己。而我,原本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更何况我还不想这么早就安稳了,不想这么早就没有了冲动,没有了追求,不想被现状误导,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寄生虫,躲在一个温暖的寄体里,不接受也不敢接受外界的打击和考验。二十多岁的年纪,应该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把,趁着还年轻,还有冲动,还能冲动,应该做点事情,应该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2012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四周年的那一天,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辞职,从此告别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告别了我的第一段职业生涯,告别传喜,告别那群可爱的小朋友。过后对朋友戏称,“四年前的今天汶川震了,今天,我也震了。”
辞职的事第一时间没有告诉任何人,甚至是公司平日里对我关照有加的几位领导,原因很简单,我不想让年迈的父母通过任何渠道知道我辞职的消息而为我担心,不小了,我要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办完离职手续,顾不上休整就开始加入首都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之列。总以为一年的历练自己足够稳重,足够成熟,可第二次择业才让我看清自己,我,还是沉不住气,一天投出去几十封简历三天都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坐在电脑前看着相关的招聘信息,感觉自己乱了方寸,正如那句话所说“第一份简历是为了梦想,第一百份简历是为了生计”。
于是我急了,开始以为偌大的首都容不下一个小小的我。整夜整夜的失眠,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恐惧,来的势不可挡,焦虑,如同一片泛滥的海,而我犹如这茫茫大海上一块浮萍,害怕看到新一天的太阳,害怕第二天睁开眼后又是一个冷漠的世界。急眼了的我想到了来北京后面试的第一家公司,物流业的龙头——德邦,我不请自到,稀里糊涂的参加了当天的面试,走进德邦大门的时候,心里默默的说:一年前,你嫌弃我是一个还没出学校的毛孩子,一年后的今天我有备而来,你就从了我吧。面试完之后感觉很好,果不其然,第二天接到了德邦通知报到的电话,然而不幸的是,再一次,我再一次在“钱”面前低头了,与德邦擦肩而过,紧接着是一大堆其他公司通知面试的电话,我一边不停的说着“不好意思,我已经上班了”,一边望着天空在心里苦笑:满怀期望的时候不见希望,失落溃不成军的时候希望来了,这世界,好讽刺。
时间如同一股洪流,悄无声息的没过心中的原野,转眼间,来北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的酸甜苦辣在这个雨夜翻江倒海,正如前面所说的“一个人,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而这代价除了错失德邦、错失其他工作之外,还有就是浪费半年的时间,这与我的职业规划显得格格不入。雨还在下着,只是,更疯狂了,能听到雨滴拍打屋顶的声音,一直以来都觉得老天是眷顾我的,除了赐予我一些机会之外还有就是它总是时不时的配合得这么默契,上苍,也哭了么。
此刻,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注视着门外哭得不成样子的北京,我盘算着,如何让这次错误的决定不再继续错下去,盘算着,此后大半年的“漂向”,浪费就浪费吧,既然已经选择了,即便是浪费,也要浪费出个价值,一份工作,要么自己不喜欢,但是待遇好,要么待遇不怎么好,但是自己做着开心,更何况此时现状也不是那么不入眼。20岁的时候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不可以没有自信,30多岁的年纪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不可以没有事业,40多岁的年纪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不可以没有家庭,50多岁的年纪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不可以没有儿女,所以,20多岁的时候必须留有自信,更何况我一直相信自己,甚至有人说过,我有时候自信的不可一世。苦海沉沦终有日,一如既往,我要用结果亮瞎所有的非议,IbelieveIcandoit!——我相信,我能!
————眼泪&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