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蛙》品理想与现实 – 女娲资源

看《蛙》品理想与现实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凭借《蛙》异军突起,夺得世界最高成就的诺贝尔文学奖,令举世皆惊。莫言以犀利的笔触述说了一个在国家五六十年代抑制人口增长趋势下的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她在大潮趋势下内心的挣扎、痛苦与辛酸,却无力改变的事实。她就像大海一条孤帆,只能沉迷其中,却不能自拔。由此让我感觉到有时候现实很无奈。
  一现实和理想的矛盾
  “姑姑”是一位尽忠职守的共产党员,尽职尽责的完成着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忠实的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甚至可以为了国家,受尽他人的唾骂,从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到成为人人诅咒的“杀人魔头”,这中间要经历多么巨大的心理落差。她作为一个内心善良的医生,作为一个保护生命的天使,却要忍住巨大的痛苦,为了国家的生育大计,坐着最残忍的事情,甚至强行逼着别人去做人流,在大家看来她就是生命的刽子手,魔鬼!难道她当真丧尽天良?不,如果是这样,她就不会听到哇哇声就想到被自己扼杀在自子宫里的孩子,她也不会絮絮叨叨,经常觉得毛骨悚然。她承受着良心的谴责,她的心在理智和情感间挣扎徘徊,由此可见她是痛苦的,而她的痛苦的来源就是理想中善良抵不过现实的残忍,她的悲剧来自于她生在一个错误的时代,成为国家利益和家族利益对立的牺牲品,是那落后愚昧的重男轻女思想毒害了她,而她在组织原则性和自己的内心面前反复挣扎,这是信念和良知的天人交战,现实和理想永远是矛盾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身为东汉末年第一奸雄的曹操,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篡夺大汉王位而被当时的大部分人口诛笔伐,甚至说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可是曹操难道天生就想要成为人人口中厌恶的所谓汉贼吗?显然不是,谁也不是天生的坏人,他起初也是想做一个治世之能臣的,只是当时那个兵荒马乱的乱世,需要的是一个能戡乱反正定鼎天下的人,他只能放弃他最初的理想,继而追随现实的脚步。
  还记得当年的项羽吗?那个力能扛鼎的盖世英雄,那个在抗秦斗争中破釜沉舟的一代骁将,那个上演霸王别姬被无数人感叹的绝世霸王,身为大楚的后裔,身负对暴秦的血海深仇,他很小就志向远大,立志要推翻秦朝,成就一番霸业,甚至在嬴政出巡的时候说出一句“彼可取而代之”的惊世之言。在推翻秦朝的战斗中,他骁勇善战,率领他的八千江东子弟兵以风卷残云之势让号称当世最强的大秦铁骑心惊胆战,甚至创造了巨鹿之战这样近世罕见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大秦帝国这座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厦在短短十五年就倾覆了,不得不说项羽厥功甚伟。
  他推翻暴秦的夙愿终于实现,他自号西楚霸王,杀子婴,废怀王,烧阿房宫,分封天下诸侯,一时间,整个天下都尽在项羽的掌握,可是他的幸福消失的是那么的快,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刘邦用了四年的时间,就把曾经战无不胜的项羽的锐气消磨殆尽,最终霸王只能发出“非战之罪,天亡我也”的哀叹,落得个在乌江自刎的下场。
  项羽的衰亡因为他自持强大,当现实的挫折打破他天下无敌的幻想后,当刘邦即将战胜成为天下王者的时候,当他的理想在现实面前被无情粉碎的时候,他的“劣根性”在现实的重压面前把他的心理防线击垮,最终赔了夫人又送命。
  二理想的丰满pk现实的骨感
  理想和现实就像一对性格迥异的兄弟,理想可以让人插上美丽的翅膀,随心所欲的想象未来的美好,让人无限振奋。可现实却不同,当我们理想遇上现实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事情与我们想的不一样,如果说理想的动力可以让我们上天堂的话,那么现实的无情也可以让我们感觉像坠入地狱。
  就像“姑姑”那样,她本来是一个白衣天使,原本的职责是守护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可是因为她是一个共产党员,她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国家干部,在国家控制计划生育的大潮的驱使下,她不得不变成一个亲手扼杀孩子生命的凶手,尽管她内心也很喜欢孩子,尽管她时常会被哇哇声吓到,尽管她受到别人的唾骂,尽管有那么多的尽管,但她作为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她依然顶着备受煎熬的内心做着这残忍的事情,难道她不想像以前一样被大家所尊重吗?当然想,可是为了国家,她毅然顶着所有的骂名继续努力着。这就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你可以把理想编织的无比丰满,但是现实往往十分的骨感。
  这让我想起了那场清末那场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洪秀全创建太平天国,号称人人平等,一时间饱受压迫的农民纷纷归附,组成了浩浩荡荡的农民大军,他们攻城略地势不可挡,一度使得整个清廷举朝震动。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平天国所提倡的绝对平均的制度是行不通的,广大的农民依旧要饱受战乱之苦,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围剿和起义军内部的重重矛盾这个残酷的现实,曾经掀起惊涛骇浪的太平天国运动悲壮的失败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理想无比丰满和强大,可真正实施起来却会因为实践经验的不足或者缺失而在现实面前不可一击,变成骨感美人。即将外表在怎么绚丽多彩波澜壮阔,在现实面前只是绽放的烟花,虽然美丽,仍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
  三理想需要现实的坚持
  理想如此丰满,现实何等骨感,于是很多人被迫的放弃了最初的理想,现实的残酷成为最好逃避的借口,只能顺着现实的给我们的路线,默默地走,尽管无奈,我们却只能无奈的走向命运为我们预备好的路。但不是所有人都选择被命运摆布,他们在面对命运的挑战时,不仅没有被命运的挑战所吓退,反而迎难而上,凭借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境,走向人生的制高点。
  史铁生老师是我国的著名作家,他博览群书,在工作之余细心地观察生活,把写作作为第二职业,创作了《午餐半小时》《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荣获多项大奖,尤其是他身染重病之后,他仍然笔耕不缀,在病床上坚持着自己的创作,就算无法亲自动笔,他也让自己的学生或家属笔录下自己的创作思路,以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给读者最后的精彩,还有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写作者,他们用自己的笔描绘着一个又一个生动写实的人物,用自己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执着,默默地积累,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或许他们有些人不能像莫言一样功成名就,也许他们会有些默默无名,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现实是理想的延续。只要坚持,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诺贝尔奖。就像莫言一样。
  说到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他也像很多人一样,一样的默默无闻,是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至高的荣誉才使他一夜之间,家喻户晓。难道他的成功是偶然吗?当然不是,他以怀乡又愁乡这样独特的写作模式形成了它特有的风格,但是光有独特的风格是不够的,要想完成目标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莫言的写作都是在他位于农村的家里完成的,可以想象,一个小学还没毕业的普通人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把他的人生经历述诸笔端,这不仅需要对生活和事物有细腻的发现和挖掘能力,更需要有现实中强大的持续力。理想中的世界可以无尽想象,更重要的是要化为现实中长期坚持,俗话说,“有人用一段时间做一件事,而有些人则用一生来做一件事。”
  任何事情都会有吸引人的魅力,但是久而久之都会形成所谓的视觉疲劳,因为这个世界诱惑实在太多,每个人看到比自己理想更好的事物时,往往就会心猿意马,或者迫于现实的压力被迫放弃,去追求更现实的目标。到最后这个最初的理想就只能是被半途而废。
  写作是枯燥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一股对理想有一种炙热的执着追求,只有把现实中的酸甜苦辣不断化为写作的动力,只有在别人纷纷撤退的时候把自己深深的蛰伏下去,在岁月的寂寞和一个人的孤独中默默地坚持下来,把自己深深扎根在写作和生活之中,文学的灵根才会在寂寞孤独所交织的风雨中,不断地吸收营养,慢慢的发芽、成长。显然莫言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看着莫言的图片,平凡微胖的身材,可以说很是平凡普通至极,可是他小小的眼睛却透着强韧的执着和一种永不服输的倔强,我想看似平凡的他就是凭借着这股子倔强和强韧,才能在无数独孤和寂寞交织的黑夜里坚持下来默默耕耘,最终才能一飞冲天,品尝成功的喜悦和生命对他的褒奖。
  很喜欢莫言在《蛙》前言中的一句话,“我要写出像《苍蝇》和《脏手》那样优秀的剧本,向伟大剧作家奋勇前进,我遵循着你的教导,不着急,像青蛙稳坐莲叶,等待昆虫那样的耐心。想好了再下笔,像青蛙跃起捕虫那样迅疾”。也许莫言就是这样一只青蛙,默默蛰伏写作,终于把诺贝尔奖这个“虫子”牢牢抓在手中。
  理想的成功需要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努力拼搏,奋进的光芒会一直照着你,达到成功的彼岸。
  
  
  
  

打赏 赞(0)
微信
支付宝
微信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描二维码打赏

支付宝二维码图片

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打赏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