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忆
我出生在属于一个古中山国的村,东面是河,小河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快乐的涌动。
河水由北向南彻夜不停的流淌。遇到洪水年,上游水库发水,倒也雄永澎湃,气势磅礴。
发水时在河里能拔上鸡,鸭,猪。沿河两岸都是杨柳,芦苇。二月春风过后,杨柳倒垂,芦苇荡漾,不时的能飞出野鸭之类的飞鸟。西面是山,山是穷山,除了石头还是石头。运气好,用狗能追上几个野兔打下牙祭。长大后研究历史,风萧萧兮易水寒,所说的易水大部分在古中山国。受荆轲侠客精神影响,此地民风凶悍。自古英雄出泼皮。文盲管一个县,流氓管一个省。倒是出过不少将军,高干。
抗战年代,这片土地的人流近了红色,建国前穷,现在依旧还是穷。生产队时,这里树是木有树叶的。树叶人吃或喂牲口。大伯小时候提着小罐去食堂打饭时,哭着回来的,全家6个人的饭,我一人吃了都不饱,你们吃什么?过年杀猪时,屠户到了圈里问猪在那?农户来句蒲墩地下盖着呢。全村人除了外来的媳妇几乎都姓习,现在算是皇姓。源自习国,望居襄阳。只知明朝就在此居住,不知祖宗来自何处?
用娘的话说,别的孩子都是带着哭声来世间找妈妈的,我是带着两个喷嚏,吮着食指来到世间的
从生下来就饿,遇见女人抱我,就拼命咬着女人的奶头。
用娘的话说,我三岁的时候就和学会了和她抢吃的,说娘你的肚子大了,吃饱了,这个饼子让我吃了吧。
三岁那年,娘饿瘦了,给带来了一个弟弟,小尾巴。
都说前世仇人,今生兄弟。弟弟的到来,剥夺了我的自由,与他不共戴天。
裴多菲都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弟弟笨死了,好长世间也不会爬,也不会说话,只会哭。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娘入工分去了,哭不出奶。
少林寺木有奶,小尾巴还木有戒奶。让我离家出走拜师成为高手的希望夭折了。
毛主席语录说,世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让爷爷给提了光头,腿帮着沙袋,苦练轻功。
单脚站立,头超前空,一手放额头,另一手提如意金箍棒。
6岁那年,笨蛋小弟终于金口玉开,学会了喊爸爸妈妈。
用娘的话说,别人的孩子都是4岁进育哄班,我都6岁了,耽误我两年了。
背着小书包,开始了,花儿对我笑,太阳当空照,早早早育哄班生涯。
小儿过来,娘跟你说,明天升一年级时,老师问几岁时,一定要说8岁了。记住了吗?
哥哥才7岁好不,娘不诚实。
小儿,明儿只要说八岁兰,以后村里结婚随份子都让你带着二儿去吃。
想起三叔妻三婶子时,桌子上那大大的扣碗,嘴里流下哈拉。
娘,我知道了,我8岁兰。
多少年以后才明白娘的用心,那时农村教室少,村里的孩子不到8岁不让上一年级。
回去放学的路上,乡亲们逗我,小儿,今儿咋考进一年级的。
老师问我几岁兰,我说8岁了,就考上了,挺简单的。大叔是不是考二年级时,老师问你岁了,我说9岁了就考试了
相亲们眼里带着笑,小儿好聪明。回去让你娘给你煮两个鸡蛋吃。
那时的我们纯真,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早熟,也算是一种幸福,用毛主席换不来的幸福。
二儿,晌午别吃饹馇饼子了(大锅贴的饼子)饿着点,哥带你吃份子,夜儿哥在份子头那随了八毛钱的份子,吃完了看电影。
记着点你小,看着好吃的直接下手。哥大了得用筷子。
方桌上,9个小脑袋(8人一席,多的那个是小尾巴)等着最后一个盘子落下声。
筷子纷飞,夹,扎,挑,扭,撕,筷子轮舞,不压于一场大比武。
庆幸村民比较爱国,还木有后来的刀叉,要不火星乱冒,血淋漓的一片。
小尾巴才抓了一把,抬头一瞧,肉没了,急的直接把那盘闷子连盘子一起抱走。
嘴里鼓鼓的,小眼带着笑看着我,那意思,看,哥我聪明吧。
哥,你背着我把,我称的不能走路了。
到现在我一直怀疑,8,9岁的孩子为什么能吃下两碗,三碗河洛面。那时的碗也是带蓝边的,大大的实在。
或许贾平凹能给门解释,要门那个年代的第一句话问,吃了吗?
在我没经得起娘亲许诺吃吃份子的诱惑下,往大虚报一岁考进一年级时,就正式成了尘世间一名迷途的小书童。
从育哄班的大通铺迈进了两个人小课桌时,开试了上学生涯的第一步。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一年级是开始上学的第一步,育哄班,哄孩子的学前教育。
现在都没搞明,为什么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关系太密,会被同伴笑话。
为了自己尊严,毅然的放弃与对方一起玩,哪怕以前你做青梅我做竹马也夫妻反目,加入了男女对立的阵营中。
于是有了三八线,一场誓死捍卫捍卫战斗的高压线。
这场战斗时间之久超过了三年解放,差点赶上八年抗日。幸亏小学只有六年。
随着年级的升高,武器的先进,从原始的人力进入到暗器刀光剑影。
开始时,身上谁过了线,用胳膊捅对方,身下过了,用脚踢对方。
为了各自的尊严,为了各自的领土,开始了一寸山河一滴血的战争。
掐,扭,抓,,文具盒,铅笔,钢笔,圆规。。。
课堂上,一个个做的笔直,看着专心致志。
课桌下化骨绵掌,降龙十八章,无底鸳鸯腿,小李飞刀。。
自己到现在还没弄明白男女同桌是为了增加友谊,还是为了战斗?
多少年后或许会忘了同桌的名字,长相。但是不会忘记曾经的战斗方式,战斗武器。
多少年后我们会化敌为友,亲热的喊着对方老同桌。
知道上了大学后,才明白男女同桌的好处,可惜虽然怀念却回不到过去。
凭着回忆,客观的描写着我的上学时第一位老师。
左腿一抬一米七,一落一米六,至今没搞清楚老师的身高甚为憾事。
荒凉空旷的头顶上,稀稀拉拉的长着几棵枯草,那么发黄柔弱。
圆脸,人近视,镜子夹在鼻头,一笑,没了眼,五官凝成了一个花。
说是代课,结果把们从一带到六。
老师人长的奇葩,授课更荒诞怪异。
语文,上来就从,人口手开始,aoe直接给忽略。
我现在都怀疑,老师会不会拼音。
奇葩老师出怪徒,整得我上初中时,老师让我读课文,遇见了个生字,下面拼音不会。
语文作业就是抄课文,错一个字,罚抄一遍。越做作业,作业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小学算术,他心里会做,讲不出来。最后干脆想了一折,从初中的方程式教我们。
会用方式了,回头再做小学的算术,一个x解决一切。
做成的恶果,小学升初中,只有孤苦伶仃的7个人考上了。
小眼一瞪,男的吓得浑身发颤,女孩胆子小的落眼泪。
一年能换好几根枣木棍子,棍子打谁时折了,谁负责给老师再找一根。
记得儿时的一个同学骂了他一句,让他听见。
通的一圈,通,又一圈。打完之后,说伙伴叫家长。
孩子挨打时,没哭。听见叫家长,哇的一声哭出来了。
估计想到,家里老爹的蒲扇大的大巴掌比老师的组合拳要痛。
那个年代,村民以为老师打学生正常。认为严师出高徒,好比棍棒出孝子。
当时的我,一直后悔,若是不贪嘴,不虚报一岁。来年再上一年级多幸福。
那个年代,山区科班出身的老师少。大多半路出家的民办,代课老师。
心全扑在自己的那二亩地了,教学业余挣个零花钱而已。
后来研究才明白,正式的老师都没地位,钱都是从乡镇发。拖欠薪水一拖几个月。
别说代课老师,老家的一句话,家有两升糠,不当孩子王。
老师的地位低,心里怀气。在别处受了委屈,火气就发到学生身上了。
就看那个倒霉的孩子成了,点燃的导火索了。
多少年后,自己上学师范院校时,看着刚进门口,启功题字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心中想着小时的老师有几个能达到这一点呢
那时的农村冬天是干冷干冷的,不像现在没有冬天。
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手工布棉袄棉裤,一件衣服大的不穿了二的穿,自己家织的布就是结实,总也穿不破。
脚下是千层底纳的棉鞋,娘亲带着顶针,一针针,一线线纳出来的。
听见学校的那槐树下,当当的钟声,孩子们冲出教室,在学校的小院里,嬉戏着,疯跑着。
那时孩子们不知道操场的概念,排球,篮球,足球,只存在书本中。
在地上划过小小的圆圈,两个人打着四角。用书纸,报纸叠成的,
用自己的四角把对方的打反,或打出圈,对方的四脚就归自己了。
用辫子抽打着疯老婆,一叠圆圆的木头,上头大,越往下越尖,底部按一个钢柱子。
用辫子缠着,放在地下,扬手一拉。就转了起来。随着辫子的抽打而转动。
那时的大型游戏,就是跑圈。
在地上画个长方形,在长方形里面的四个角,画四个正方形。
孩子们分成,甲方,乙方。剪刀石头布,决定那方先跑。
先跑的孩子们,中沙包或者踩线了,就会被下来。能成功的跑上一圈,得一分,有次重活的机会。自己用或者给了同方的小伙伴。
丢沙包的一方,除了圈子两个人丢沙包外,别的孩子们分散在长方形四周,给自己一方捡着沙包,或盯着对方有没有踩线的。
等着对方的人全部罚下来。
跳绳,踢方格,弹球。。。
那时的孩子们玩的就是这种游戏,玩的我们那个年代独有的游戏。不属于那个年代的看不懂也就别看了.
暖暖的墙根下,孩子们相互拥挤着,脏脏的小手,小脸带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