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中秋节 – 女娲资源

一个人的中秋节

文/徐依侬

天如旧,人空瘦。一转眼,我已走过二十四个春秋。而今,岁月难得沉默,漂泊的心也厌倦了寂寞。然而,就在阵阵失落的时候,抬头看看天,才发现:秋风不知何时,悄然的,吹来了月圆的气氛。恍惚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我想,人们喜欢中秋,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传统的佳节,也不仅仅因为它代表着丰收的时节。实际上,更多的则是因为它包含了团圆之意。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里,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如果能与家人欢聚一堂,该是多么温馨而又幸福的事。然而,古往今来,正如种种不能团聚的原因,此时此刻,才有了太多人剪不断的乡愁。

小时候,团圆就是一张方方的饭桌。我在这头,父母在那头; 上学时,团圆就是一条宽宽的道路。我在这头,家住在那头;工作了,团圆成了一张窄窄的火车票 ,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长大后,团圆成了一根长长的电话线,我在这头,家人在那头。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随着现代化的日新月异,赏月,不必非得见月,只要心情好,赏心便能悦目。于是,点上一盏烟火,让它感受一下“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的落寞。流下一行热泪,让它感受一下“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的孤寂。

独倚窗扉,感慨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失意。徒有伤感的心,让我感知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酸楚。一个人,静静的,感怀着“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处境,反复的呢喃着“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感触。然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可是,此间,它却不属于我,唯有善感的心,让我感叹着:“我本将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的冷清。

这样的夜,只有无法回家过节的人,才能感觉到“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及天涯不见家”的滋味。像是渴了一杯苦咖啡。其实,明明很想家,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深切,,却还要装作满不在乎,唯愿明月千里寄相思,只缘月亮代表我的心。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这本该人月两团圆的日子里,远在他乡的我,今夜,孤枕难眠。城里的月光,看似格外的明晃,斜斜的照在床前,洒满一地相思。

而我,含泪望向夜空,星星点点,像极了爸爸的眼,一眨眼,人间数十寒暑,转瞬间,像云烟般散去。而今,我知道,爸爸的眼,正注视在故乡的村口,就这样,遥望着,盼望着. . . 在心里默默的等待着我。可我,却只能在他乡,对着星星,把心唱给爸爸听,就这样,一直的唱:“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 . . 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世界就在我眼前. . . ”

唱着,唱着,连月亮都笑圆了脸。看上去,很像妈妈的脸。就在视线模糊的一刹那,感应到,妈妈的脸,正朝向我儿时的相片,就这样,思念着,牵挂着… 在梦里声声的呼唤着我。但我, 却是身在外地,望着月亮,把爱唱给妈妈听。就这样,不停的唱:“不忍心让你看见我流泪的眼,只好对你说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偷偷的在改变. . . 我们已走得太远已没有话题,只好对你说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偷偷的在改变. . . ”

唱着,唱着,夜更深了。就把切切的心愿,托梦于星月的弗远。只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见时难,别梦犹寒,不知家乡是否依然?想着庭前的小花,是否还在欢笑着我最爱的明艳?想着屋后的小河,是否还在清唱着我最爱的歌谣?春去秋来,它们是否还在等着我回家,盼着我团圆。然后,告诉我:家里的乡亲父老一切都很好,家中的兄弟姐妹越来越俊俏。

就这样,遥想着,遥祝着. . .彼时,多情的心,早已按捺不住,仿佛就要飞起来了。真想飞到月亮之上,问一声嫦娥,寂寞有多深,思念有多重,离别有多远?

夜凉如水,圆月当空。这样的良辰,似梦幻般的一样,美得冷艳,美得倾城。良宵一刻,我仿佛读懂了月色。于是,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珍惜生活中所有到来的美好,感恩生命里所有归去的慈悲。

就这样,在夜间,吟唱着:中秋节快乐,快乐中秋节!我只听见悲伤的音乐;中秋节快乐,快乐中秋节!一个人流连花好月圆。

曾经多少月儿圆,圆得都在我身边。如今多少人儿圆,团圆都与我无缘。 只剩下,夜半的泪花,朵朵在盛开。盛开在没人陪伴的深夜里。而后,透过月亮,凄美了一个人的中秋节。

依侬/一个人的中秋节.
QQ:1518276793

打赏 赞(0)
微信
支付宝
微信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描二维码打赏

支付宝二维码图片

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打赏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