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则故事说开去
柏拉图有一天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趟,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走出去。谁知却空手回来:”很难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不得已,因只可摘一株,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更好的,到发现已经到了尽头时去,才惊觉手上一棵麦穗有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又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取一棵最好最合适的作为圣诞树,但只可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后,他一身疲惫地回来,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因为只可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和体力已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恋爱往往是错过,而不是遇到。每个人都在选择,用一种自己心里的标准在选择,能对上眼似乎是很难的。因为天下并非是一男一女,在相互的选择中,或许会错过了最好的,选择一个将就的。所以人们总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慨。所以人们在结婚后总是后悔,浩叹自己在恋爱时,没有好好选择;但实际是并不是没有认真选择,只是没有遇到,而被错过。有一条短信说:亚当问夏娃,我这个人还可以吧?夏娃说:我还有选择吗?只有在伊甸里,或许选择是唯一的。人总是眼前没有花,想花,什么花都是好的;而花多了,又挑花了眼,不知道哪朵是最好的。所以总有无人欣赏的苦恼;无从选择的烦恼。
另外,他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道理,婚姻是凑合、将就,而并非是完美。婚姻追求的是差不多就可以了,而想事事顺心,完美;只是人们的一种痴迷的狂想。幻想着追求着婚姻的完美,你只会发现许多的不如意,许多的苦恼,许多的自我折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必须找一个外美内秀的人,找一个最好的,太难了。因为人都有自己的人性的弱点。正如BBS上的话: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漂亮的没内涵,有内涵的不漂亮;有钱的不忠贞,忠贞的没有钱;浪漫的不成熟,成熟的不浪漫;温柔的没个性,有个性的不温柔。总之,总有一些缺憾。所以要多向好处去想,想对方的优点来掩盖缺点,而不能挖掘对方的缺点来暗淡对方的优点。钱钟书老先生说:没进去的想进去,进去的想出来。或许多半是因为,人们在不断发现着对方的缺点,产生诸多的不如意。追求完美只能是一种理念,而非一种要求。
还可以说明的一个道理是:爱情与婚姻既然是你自己的选择,那你就不犹豫,不后悔。饱满的麦穗,总是少的;枝繁叶茂的树,也是不多的。而且是不是饱满或枝繁叶茂,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某一个层面来说,它是的;从另外一个层面又可以说它不是的。这只有看自己的感觉了。阿Q曾经说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我喜欢谁就是谁。对待爱情爱情和婚姻就应该有阿桂先生的英雄气质。可惜,阿Q先生一生只有对女人的幻想,无法品尝爱情、婚姻;阿Q心仪已久的吴妈为了证明自己清白的吵闹,或许让阿Q也知道了,你喜欢人家,人家不一定喜欢你;爱情不一定只给人欢欣,也可以给人痛苦;沉迷于爱情,可以让人衣食无着。
婚姻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审美疲劳。在恋爱时是用显微镜来看对方的优点,缺点可以忽略不计;而婚姻却恰恰相反,这是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的原因。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是执著,也是痴狂;是追求,也是幻想。莎士比亚说:因为她生得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所以婚姻与爱情总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无意错过或遇到。但即使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是有可能是错过,极有可能是野地里烤火一面热,剃头的挑子一头热。你是热情的河流,对方是冷静的沙丘。只是可以动动心眼,而没有实际的效果。
司汤达说:爱像发高烧,它的来去均不受意志的制约。说明爱情的产生是人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的,在谈恋爱时,假话、套话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最有力的杀伤武器。而婚姻却往往让人从感性回归理性,那好多问题也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