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禅思
许是雨水丰沛,今年的秋比往年格外饱满些。
才从城中出来,便见到大片大片肥厚金黄的稻田,如涂上黄油的蛋糕,格外诱人。高高的稻子,沉甸甸的穗子,在沁凉的风中垂摇着丰收的喜悦。一些农人已经忙着收获,在镰刀挥舞的利响声中,一排排稻子发出甜蜜的叹息,如愿以偿地躺进了大地的怀抱。有的农人开始打谷,“嘭嘭”的闷响,夹杂着隐约传来的声声笑语,惊飞了一群群馋嘴的麻雀……
在这样喜悦的秋声中,我到了城东郊的慈云寺。
慈云寺不大,却甚是精致。
寺前有新筑宽阔的石道,石道两旁是茂密的树林。植了些常绿乔木,虽经了些秋雨的濯洗,却仍在秋风中一派葳蕤。
原来,这南国的树木,即便不是松、柏、竹,却还是有许多能逃离风雨沧桑的摧折,固守本心,挺一身盎然绿意。
寺前有一放生池,池上有座汉白玉石拱桥,将池子剖成两个半月。月中碧水微波,游鱼倏忽,将池边电线杆上的细痕晃成缕缕虚影。忽然觉得,这秋风便是琴弓,轻轻拉动,便将五线的谱曲,拉出一池的禅韵,无声,却胜似有声。
池边植了一圈小荷,虽已秋深,却仍开得明秀悦人。白荷纯净,红荷静雅,碧叶明珠,浑不理身外秋风,在这南国的秋中明媚,我行我素,翩然如仙子凌波而来。我心如荷,却不知,谁是那个知荷的人?
初进寺门,便见地藏菩萨莲台端坐,四大金刚两旁护持。左侧柜台摆满经书。崇佛深者,可阅《地藏菩萨本愿经》、《净土五经》、《太上感应篇直讲》、《圣哲金训选编》;学文浅者,可阅《畜道轮回记》《三世因果文》《认识佛教》;便是不崇佛教,也可取阅《弟子规》、《三字经》或《说话的艺术》、《珍惜生命》等等,书柜济济一堂,随人拿取,竟不收取一分费用,只为结个善缘。翻看一遍,拿了本精装版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到功德箱处投了几十元钱,心中深信:善缘处处皆在。
如是我闻,地藏菩萨曾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我等凡夫俗子,德业不修,岂成贤人?
握书而行,出殿便见一座小山,山前一个大院,四围僧舍佛楼,次第铺开。院中又有一放生池,池中乌龟甚多,栖石戏水,逍遥异常。池后有一石洞,洞中置一电视,循环放着台湾高僧大德星云法师讲经的画面。洞壁四周,贴有十八层地狱图画,观之,心有戚戚焉。
出得洞来,在院中便可见石洞上面立一石雕观音,约十米高,净瓶无柳,指作拈花,宝相庄严。左右两棵菩提树,树叶宽大,色作青碧,生机勃勃。想起当年神秀禅师所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之句,又想起慧能禅师所接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由一笑:若已无一物,尘埃何处来?
沿小山右行,上至观音身后,见一观音殿,供奉有千手观音、送子观音等诸多观音佛像,秀美异常。殿侧壁上,绘有观音端坐竹林之像,画工甚好,观音双眼很是神奇:无论你从左右看还是中间看,观音的眼睛都在看着你。心中明悟:非是观音看我,行事世间,自有天眼观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辛勤耕耘,天必佑我。
上得山顶,又是一院,院后有一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祖,造像虽是面貌一致,但左侧端坐的是过去佛燃灯古佛,正中端坐的是现在佛如来佛,右侧的便是未来佛弥勒佛。想我故土,以弥勒命名为市,岂非天意?三佛面貌一致,仅以所执手势辨别,岂非示人:若能善待过去,把握现在,珍惜未来,那么佛便是我,我便是佛?
大殿四壁,塑有八百罗汉像,长臂、长腿、伏虎、降龙,不一而足,神奇非凡,心有所动:须有所长,方成罗汉。当年西天取经功德圆满,沙僧任劳任怨,获封金身罗汉,或许也是对其特长的褒奖。
山顶有数棵须五六人合抱才可围圆的大树,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枝繁叶茂,在秋阳下撑出大片绿荫,秋风中,星星点点的光斑在绿荫中跳跃嬉戏,为此地增色不少。间或还可见到调皮松鼠,舞一枝尾旗,于枝桠间弹跳穿行,迅捷灵敏,甚是可爱。
下到山下大院,见斋堂开饭,一些男女信徒正帮忙上菜,嗅其菜香,遂问一女檀越:“我可吃否?是否交钱?”岂料其笑言:“可食,不须钱。”遂取碗筷而食,只觉虽只是豆腐莴苣,南瓜红豆,味道却甘美异常。满满吃了两碗,方抚肚罢箸。想想,又到斋堂功德箱处投了二十元。
出得寺来,行出数十步,方不闻寺中“南无阿弥陀佛”之念诵声。回首,只见红墙黄瓦一角,挑出一枝结得密密的火柿来,红彤彤的,像一盏盏暖暖的灯笼。
(QQ:64601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