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
不知会在何时能有一份静谧的心态去写一些东西,那是我的渴望,却强求不来—题记
真正懂得孤独的含义应该是在十六七岁左右,在那样一个年纪,许多人面对的可能是校园,而我在社会中已奔波三年,经历过爱情与友情,有背叛和欺骗,也有欢笑和哀愁,当一切该离去的,挽留不住时,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仰望星空,或沉默不语,或低声喃喃……
那应该是孤独,时间久了,习惯并喜欢上这种感觉。
如果将一个人的经历娓娓道来,这其中,会有多少记忆的缺失?想想多年前的人或事,明明说过要牢记,永远不遗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越来越多人以各种各样的姿态,闯进我们的生活中,你丰富的情感,不断的绽放和收拢,那些远去的,褪色的,渐渐被丢弃,直到再也想不起来。
我相信很多记忆不是刻意要忘记,只是我们的大脑储存不了那么多,而那些被丢弃的,都是被动。细想起来,很是无奈。
每天穿梭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每天起床时的匆忙和喧嚣,无数琐碎的事情纷至沓来,忙到焦头烂额,忙到想轮回,忙到来不及去回想,曾经在自己生命中伫足过的一些人,他们,还好吗?会不会也如我一样?
当初让你恨的咬牙切齿,或让你伤心落泪的人,多年之后,竟在不知不觉间,早已放下恨意和芥蒂,或许,每个秋风又起的傍晚,我还会感慨叹息,多想再见一面,哪怕相对无言。
十七八岁的时候,多愁善感,写下一段段文字,有过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有过痛的不知该怎么表达,某些时候,文字真的苍白无力,想以一种更极端的方式来宣泄,却不敢迈出第一步。
问过自己许多次,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不喜欢与人接触,我喜欢尘封自己,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看着别人的喜怒哀乐;我又喜欢很多人在一起欢闹,放肆的没心没肺,直到天亮。这两者看起来很矛盾,你说,人是不是矛盾的呢?今天给这个陌生人的印象是张狂,明天给那个陌生人的印象是乖巧,不是刻意为之,好像……我就是那样,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我的态度有时像垂暮的老人,有时像个还未长大的孩子。
一直都觉得,这世上的每个人都会有片面和恶意,面对这些,我能做的仅仅是让自己强大起来,强大到对一切不喜欢的声音,做到充耳不闻,不言不语。
然而,我还很浮躁。
写到现在的文字,如果让我总结一下,大概就是白昼与黑夜的关系。
总之,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我才能剔除浮躁,让感性占据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