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过后,他们选择相爱
2002年,艾弗森大学毕业应征入伍,第二年便参加了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在进入伊拉克之前,他对这个国家古老的文明历史,充满了向往之情。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端着冲锋枪,带着说不清的疑惑和恐惧,踏进了战火刚刚洗劫过的巴格达市。
尽管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了,大规模的抵抗已不复存在。但战争的阴云仍久久地不肯散尽,各类的爆炸、袭击、恐怖活动仍时有发生,艾弗森就曾眼睁睁地看着一位战友,在巴格达市中心被汽车炸弹炸得粉身碎骨,而就在10分钟之前,他们还谈笑风生、提到回国后的打算呢。
2004年春天的一个周末,艾弗森奉命随一支5人小分队在大街上巡逻。忽然,有人引爆了安放在街角的一个垃圾箱旁的炸弹,好几位平民被炸倒。在匆忙赶往出事地点时,艾弗森不慎崴了左脚,落在了后面。他并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危险正向他涌来——那位激进的年轻人,从一个水果摊后面,轻轻地一扬手,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呼啸着朝他后胸刺去。
听到响声,他机警地一闪身,水果刀擦肩而过,扎到路旁一棵大树上。他端枪朝前搜寻过去。就在他快到水果摊前时,一枚自制的手榴弹,甩到了他的脚下,他迅速地上前一脚踢飞冒烟的手榴弹,随着一声爆炸,那个血肉模糊的袭击者,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
他慢慢地走到近前,看到那个袭击者的手里,还握着一个被鲜血染红的信封,未合上的双眼仍望着天空,显然对这世界还有着难舍的依恋。
他小心翼翼地拿过那个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张照片和一封信。他不认识上面的阿拉伯文字,但从照片上那个美丽的女子深情的眸子里,他猜测她一定是死者最亲近的人。
很快,艾弗森的猜测得到了证实,那封信是那位袭击者未婚妻米吉写来的,他们的婚礼定在了下个月。
一段美好的姻缘戛然而止。都是可恶的战争,才……好长一段时间里,艾弗森的脑海里始终晃动着米吉那甜甜的笑靥,还有她躺在血泊中的未婚夫那带着稚气的脸。是不经意间的一次遭遇,他夺走了他们本该拥有的幸福,他竟有了这样无法解脱的负罪感。
如果那天他不落在后面,如果他没有遭到袭击,如果那枚手榴弹不被踢回去……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他懊恼而遗憾地做着一个个假设,仿佛自己犯下了深重的罪孽。
两年后,他回国,退役,拥有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奇怪的是,那张沾满血污的脸和那女子灿烂的笑容,常常会浮现在他的眼前,如此强烈地告诉他——那件事非但没有被流淌的时光冲淡,反而在记忆深处变得更加清晰了。
几经踌躇,他终于做出一个连自己也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的决定:重返伊拉克,去找寻照片上那个美丽的女子。
他辞掉了薪酬优厚的工作,来到曾经战斗过的巴格达,一边在朋友的公司打工,一边悄悄地找寻那个叫米吉的姑娘。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见到那个明眸皓齿的美丽女子,仿佛她也从巴格达彻底消失了。
朋友不解地问他:“即使找到了,你又能怎么样?是想告诉她自己就是夺去她未婚夫生命的人吗?若是那样,还不如不见她呢。”
艾弗森默默无语,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见到米吉时该说些什么,又能说些什么。然而,他仍热切地期望见到她,即便她将他看做十恶不赦的坏蛋,他也不会争辩一句的。
那天,他正在平静的巴格达市郊漫步。忽然,他听到有人喊米吉的名字,他赶紧回头,失望却再次涌来——眼前这位步履蹒跚的老妇,也叫米吉。
一晃,他又在在巴格达生活了5年,他结识了许多伊拉克的朋友,他请他们帮助寻找米吉。
2010年,一位在纳杰夫工作的朋友告诉他,米吉去了他所在的那座城市。
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到纳杰夫,站在米吉面前时,他惊讶地发现:昔日美丽的米吉,脸上己满是沧桑。
米吉平静地告诉他:早已知道未婚夫遇难的经过,她曾试图阻拦过他当初的冲动。
“可是,他还是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也许,我不该作为一名参战士兵来到这里。”艾弗森愧疚地回忆了6年前那令人痛心的一幕。
“不该发生的战争,伤害的不只是伊拉克人,还有美国人,每一个在战争中的死伤者,留给其家庭的,都是难以形容的伤痛。”米吉消瘦的身子,在夕阳中显得楚楚可怜。
“你说得对,虽然我从没想过参加这场战争,但我这一生也摆脱不了战争的梦魇了。”艾弗森了解到米吉的父母,都是在美军最初对巴格达的轰炸中丧生的。
“可以铭记,但不要仇恨。”米吉泪眼婆娑。
“我多么想为你做一点什么,来弥补内心的愧疚。”艾弗森真诚地握住米吉的手。
“我不会怪罪你,如果我的未婚夫杀死了你,你的亲人同样也会十分痛苦的。”
“我知道,所以我必须到这里来,不单单是向你请罪,还想……”艾弗森抬起头来,眼睛里盈满了热切的渴望。
米吉望着他,一颗柔柔的心被感动了。
两个月后,一家鲜花店在巴格达市中心的一条街上开张了。卖花的正是米吉,负责进花、运花、送花的,则是艾弗森。往昔的仇恨和悲伤,已悄然退去。两个人的眼睛里,都充满了爱的光泽,在他们的心心相印中,生活多了幸福的斑斓色彩……
这是一位前往巴格达采访的记者,向我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听罢,我不禁深有感慨:他们似乎应该成为彼此无法原谅的仇人,然而,刻骨铭心的疼痛过后,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爱,因为唯有不断涌动的爱,才能冲淡仇恨,才能捧出更多生活芬芳的花朵,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疼痛过后,他们毅然地选择相爱。他们向世人展示的,是一种阔大的胸襟,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更是一种纯净的品性。
忙完家务,哄女儿睡着后,梅洁也上了床,顺手抓来一本杂志心不在焉地翻看。看着看着,梅洁不觉哑然失笑。
书中有篇调侃婚姻的文章,列举了许多幽默的“冷段子”。梅洁盯住了最后一段:“婚姻头一年,丈夫说话,妻子听着;第二年,妻子说话,丈夫听着;第三年,两人都说话,邻居们听着。”这一点都不符合实际,她心下正想着,旋动锁孔的声音传进了耳中。
单听动静,就知道是老公魏杰回来了。每次加夜班回家,魏杰都尽量放轻脚步,连洗漱都将水龙头开到最小,以免惊扰了女儿。接着,他蹑手蹑脚走进卧室,倒头睡去。两人无话可说,这种情形梅洁早已司空见惯。
今晚,也不例外。不过,梅洁决定破个例:“魏杰,我想和你商量件事。”“你说。”魏杰的回答非常简短。梅洁迟疑了几秒钟,说:“咱们离婚吧。”
离婚的念头,已在梅洁的脑海里折腾了不少日子。就在今天下午,当她和女友小玫提起时,小玫气得直嚷嚷:“你疯啦!”
五年前,是小玫介绍他们两个认识的。半年后,两人结了婚。第二年,女儿佳佳降临人世。而让人做梦都没想到,佳佳3岁了,虽然听得懂大人说的每一个字,可从来不开口说话。夫妻俩试过各种方法,可佳佳就是不肯开口。
看着女儿如晨星般明亮的眼睛,梅洁始终不放弃努力,她奔走在各大医院之间,和魏杰之间的交流却变得越来越少。
见梅洁说得很认真,魏杰沉默片刻,同意了:“分吧,不过明天请让我背你下楼。”
梅洁一听,忙关了台灯。在光线消失的那一刻,泪水无声地流满了她的脸。魏杰说的是结婚那天开的一个玩笑。那天,披红挂绿的婚车开到楼下,魏杰牵起梅洁的手要上楼。小玫笑嘻嘻地拦住了他:“我们的新娘子可是千金之身。想娶她为妻,必须背上楼!”
“对,背新娘子上楼!”在众人的起哄声中,魏杰二话没说蹲下身,背起了盖着大红盖头的梅洁。新房在5楼,整整90级台阶。梅洁趴在魏杰背上,幸福地笑着。
“魏杰,是你把我背上楼的,就算将来分手,你也得把我背下楼。”当时,梅洁附在魏杰耳边悄声说。魏杰气喘吁吁,回道:“这辈子,你就断了这念想吧!”
尽管信誓旦旦,可这一天还是来了。第二天清晨,吃过早饭,魏杰蹲在了门口。看得出,他已不如五年前那般结实,忙工作、忙家、忙孩子,几乎累垮了他。
梅洁犹豫了,站着没动。魏杰没回头,说:“来吧。我背你下楼,去民政局。”
梅洁揉揉因一夜未眠而发红发涩的双眼,趴上了魏杰的后背。魏杰慢慢站直身子,踏上了下楼的第一级台阶:“梅洁,结婚那天,你站在这儿,我说:进了家门,就是心心相印的一家人。”说着,魏杰下了一个台阶:“在这儿,我说:在你开心的时候,我要和你一起开心;在这一级台阶,我在心里说:不管将来是幸福还是困苦,我都要和你在一起。”
当下到3楼,站上第36级台阶时,魏杰已累得满头大汗,却依然没有放下梅洁的意思。听着他连一个字都不差地复述6年前的场景,梅洁紧咬着嘴唇,强忍着不让泪流出眼眶。
“在这儿,我说,今后遇到美女,要想到她们比我们家梅洁差远了,绝不看第二眼。”
“在这一级上,我说,谁要敢欺负我老婆,我跟他拼命。”
梅洁的努力失败了,眼泪一串串落进魏杰的脖子,混合着不停渗出的汗水滴落……
终于,魏杰站在了上楼的第一级台阶上:“这是上楼的第一步。当时我说,谢谢上天赐给我一个善良贤惠的好妻子,我会好好爱她、疼她一辈子。”
“别说了。”梅洁禁不住泪流满面:“我不离婚了,不离!”
“梅洁,其实,昨晚我就知道你的心思。”魏杰没有放下梅洁,说:“请放心,我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永远不会趴下。”
原来,他早就明白我的心事!梅洁紧紧搂住了魏杰的脖子。在她心里,魏杰是这个世上最优秀的男人。可自从发现女儿异于常人后,魏杰业绩一路下滑。他才30岁,正是做事业的黄金年龄。于是,梅洁想到了离婚。
“老公,我们一起上楼吧!”梅洁含着泪说。魏杰听到了,转过身,拉住了梅洁的手开始上楼:“梅洁,相信我,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信,我信。老公,你看——”
不知何时,女儿佳佳走出房门,趴在门口瞅着两人一个劲儿地笑,含糊不清地喊:“妈妈……”
25岁,正是一个编织爱的锦缎的年龄,在这个美好的时光节点上,他爱上了一个迷人的姑娘。这个姑娘是她的学生,对他很是仰慕。按理说,他们走到一起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这个姑娘却一直在躲避他,并且悄悄地逃也似的跑回了自己的家乡。
他是一个对爱无比执着的男人,于是,也追到了她的家乡。这才明白,原来,姑娘已经结婚,只不过和爱人的关系已经破裂,目前处在僵持阶段。了解到全部情况以后,他并没有打退堂鼓,反而加紧了对姑娘的追赶步伐。
大凡一个心中燃烧着爱火的人,都能成为真正的勇士。他带着姑娘来到了她的丈夫家里。他开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并希望她的丈夫能够成全他们。
经过一番接触三次推心置腹的谈判,他终于赢得了姑娘丈夫的同意。通过谈判,姑娘的丈夫更加深了对他的了解,并在心灵深处陡增了对他的钦佩。
1924年11月7日,是个甜蜜的日子,他们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她的前夫亲临祝贺。从此以后,这两个男人也成了最亲密无间的莫逆之交,经常在一起研究学术,讨论诗词歌赋。更称得上玄妙的是,姑娘的前夫还曾送给她现在的丈夫一张六寸照片,照片上,前夫剃光了头,身穿袈裟,手棒一束鲜花,照片上写着“鲜花献佛”四个字,意思是,既然自己配不上这样一个美丽的姑娘,就把她“献”给更加优秀且是姑娘所心仪的男人。
这样一个举世不多见的故事,他们的主角都是谁呢?
接下来,还是让我们翻开1924年11月18日的《国民日报》来揭开此三人的神秘面纱吧——
在当日的《国民日报》上出现了如下三则启事: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
毋庸讳言,单单是透过这样三则启事,我们就不难总结出这样三条箴言:一,爱就应爱得如火炽烈,不爱了也该洒脱地还给彼此以自由;二,真爱总能扫平一切艰难险阻,化荆棘为坦途;三,在爱中走向成熟的男人,他们的心胸都比海洋更宽阔。
是的,爱总能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