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张山常青秘籍:我是一个爱情神枪手
2011年9月,飞碟射击世锦赛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正式开幕,参赛的诸多中国队队员当中,出现了一个观众熟悉的身影——奥运会冠军张山。她戴着墨镜,穿着紧身制服的英姿一经出现,赛场四周顿时响起了接连不断的掌声。张山是42岁“高龄”的老将,在飞碟赛场驰骋多年,伤病不断,在多种场合都流露出退役的打算,可是如今的她不但没有退出人们的视野,反而显得愈发精神抖擞,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她一路走到今天……
定情时刻,暗生情愫的岁月有多长
2004年2月初,马来西亚飞碟锦标赛开赛在即,澳大利亚籍国际裁判德克特接到了大赛组委会的邀请,面对这张邀请函,德克特的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到中国国内,拨通了张山的号码后,他很认真地询问道:“这次比赛你参不参加?如果你去的话,我就去当裁判,不然的话,我就不去了!”
那次比赛张山参加了,德克特如约而至,到达后的第二天,恰好就是情人节,看到中国国家队的训练比较封闭与集中,德克特主动把自己居住的地方搬到了中国队所在的酒店里。那天晚上,德克特约张山在餐厅吃饭时,突然掏出了一枚戒指,德克特的目光炯炯:“张山,钻石是我亲自挑选的,图纸也是我亲手画的,我请人专门给你制订了这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钻戒,收下吧!”
张山含羞地接过这份珍贵的礼物,往昔的一幕一幕,也不由自主地来到眼前——1992 年7 月,巴塞罗那第25 届奥运会的双向飞碟比赛中,24 岁的“川妹子”张山“弹无虚发”打出了200 发200 中,成为首位在奥运会男女混合项目中击败男选手的女将。领奖台上,两位男子汉 —— 获得亚军的奥地利选手和获得季军的意大利选手将张山高高举起。此后,奥运会修改比赛规则:取消了男女选手混合比赛,张山成为这个项目中唯一一位战胜男人的女人。
优秀的张山成为各国男选手们谈论的对象,这其中,就有澳大利亚的年轻队员德克特。翌年的一次国外比赛上,德克特见到了张山,他激动不已地上前搭讪,可让德克特十分遗憾的是,他完全不会说中文,而张山的英文也不是很流利,因此,两人的沟通存有很大障碍,德克特内心里十分着急,却又没有任何办法。
6年之后,两人再次在埃及世界杯赛场上碰面了,此时的德克特已经退役,成为一名国际级裁判。这次比赛中张山获得了冠军,走下领奖台的那一刻,德克特在第一时间给她了一个拥抱。不过,拥抱对于外国人而言,只是一种很普通的礼仪而已,这一次的德克特同样没有给张山留下任何印象。
2000的悉尼奥运会,德克特成为飞碟项目的竞赛处主任,全部的赛事赛程都是由他来一手安排。张山到达悉尼赛场的那天,看到远处有一个人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加上他颤巍巍的肚子,活像一只澳洲的袋鼠。走到近前,张山发现这个人对自己似乎极为熟悉,他友好地从兜子里掏出两个钥匙链,给了张山和她身边的队友每人一个,并笑眯眯地盯着张山上上下下地看着,身边的队友对张山打趣道:“看来,这个老外对你很有意思哇!”
这次比赛张山并没有进入到决赛,德克特的内心极为失望。他对张山说了一大通安慰的话语时,张山甚至感到有点儿莫名其妙。直到2003年西班牙格林纳达的飞碟锦标赛上,两人才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那次整个比赛结束后,由于张山要接受兴奋剂检测,闭幕式的晚宴参加得极晚。到达晚宴现场,张山正准备拿一些烧烤来吃时,德克特不失时机地再次出现,凑近之后,他语气温软地用英文问张山:“你的家离上海有多远?”张山的英语经过多年历练后,已经十分流利,她回头看了德克特一眼后,认出了他,便微笑地告诉道:“从我家成都到上海,坐飞机的话,需要两个半小时。”德克特立即郑重其事地告诉她道:“过一段时间,我可能到上海去工作。”德克特的语气,就像是一家人在闲聊一样,张山的心里不免升起了一股久违的温馨。当时,她和前夫已经离异多年,已经很少有人与她这样说话。张山对德克特说:“那好哇,如果你真的到了上海,我会介绍你打飞碟的地方。”听张山这么说,德克特立即从兜里掏出了一张名片,双手递给了张山。 接下来的话,让张山的心里更是一动,德克特告诉她:“我离婚了,在澳洲有两个女儿,一个在上大学,一个跟随着前妻生活。”张山的眼神慌乱起来……
此后的德克特通过电话或是邮件,不断地“打扰”张山。这年年底,德克特更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他要带着两个女儿来成都看望张山。德克特的做法让张山有些措手不及,她对自己的一位闺蜜说:“这个倔老外,这样拖家带口地过来,明显就是过来相亲嘛!”闺蜜却对张山说:“人家对你这么痴情,而且还是射击界的同行,你为什么不可以观察一下,接触一下呢?”闺蜜的话,让张山默默地点了点头。
正是在成都的三天,让张山对德克特一家有了充分的了解,两个乖巧而聪慧的女儿,一个慈爱而有责任心的父亲,让张山有了加入其间的冲动,她的心终于被德克特彻底征服了……
从过去的思绪中回味过来,张山将钻戒戴在了左手的无名指上,她的脸颊飞上了两抹飞霞,并对德克特说道:“忍耐、呵护、体谅,这些词汇也许将走近你我的生活……”
包容理解,幸福的追逐里没有偏见
与张山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后,德克特做出了一个让张山意想不到的举动,他辞掉了澳洲的工作,来到中国定居。德克特对自己的一片真心,让张山十分感动。来到中国之后,德克特还自作主张,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张德胜”,“德”是取自自己名字第一个字母“D”的谐音,“胜”是表示张山与自己的爱情取得了胜利。当他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的新名字写给张山看时,张山不禁取笑他道:“在中国只有妻子随夫姓的习俗,你来到这里,却成了夫随妻姓!”
不过,真正近距离地接触之后,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两人也磨擦出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情。一次,两人约好去一家老字号吃烤鸭,走到烤鸭店门前时,张山发现旁边又新开了一家。张山指着这家新店,转头对张德胜说:“要不,咱俩到这家新店尝尝?”没想到,张德胜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那可不行,你说了,咱们是要到老字号去的,那今天就一定不能改!”张山苦口婆心地跟他商量了好多次,就是行不通。张山的心里有点儿不高兴,感到张德胜这个人太“轴”。还有一次,两人一起去新疆旅游,新疆地区地势平坦而开阔,司机一天开个七八百公里根本不是问题。可是走到一半时,张德胜却告诫司机说:“你必须休息,这样开下去,你会很疲劳,乘客也十分危险。”司机对张德胜的“忠告”很是诧异,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劝他休息过。当看清对方是一个老外,司机耐心地解释:“我经常这样长距离开车,对我而言,这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可是,张德胜却不依不挠,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意见。满车的人见张德胜如此固执,也你一言我一语地劝他,可他就是听不进去。张德胜看到没人支持他,突然抛下一句:“如果你们都认为这样对,那我就走了!”说完,他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固执地走下车去,张山拉都拉不住。满车的人被张德胜的这一做法“震”住了,在荒无人烟的地区独自行走,毕竟是一件不妥的事情。闹到最后,全车的都向张德胜妥协了,旅游公司临时换了一个司机,这件事才彻底地平息下来。
2007年初,两人在上海购置了一份新房产,张德胜随后购置了许多新家具,其中有一个柜子的分量很重,一根木方被压断了。张德胜的动手能力很强,他亲自做了一根新木方,放在柜子旁边,准备有时间时将其重新修补好。过了几天,张山找来了一个花工,整理屋里的花草,花工顺手拿着那根木方松了松土,用完之后,看到上面沾满了灰土,便把它扔掉了。
等张德胜回来后,发现自己做的木方已经没有了,他立即找到张山,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要求那个花工一定要赔偿他的木方。张山笑着说:“不就是一根木方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去重新买一根好了!”张德胜却说:“那不行,这涉及到一个人的自尊与权利,你不能这样做!”看到事情已经“上纲上线”,张山也被他弄得毫无办法,只好去寻找那个花工,由于那个花工是临时工,费了很大一番周折后方才找到。最后,那个木工亲自上门,重新送给他一根新木方,张德胜这才“善罢甘休”。
虽说张德胜十分固执,可是,不经意间,他总是表现出对张山的种种柔情。2008年11月,张山生了一场大病,为了让她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张德胜将她接到澳大利亚养病。在澳洲的家中,张山每天只是看看电视,晒晒太阳,而张德胜则在一旁安静地陪着她。
一天晚上,当两人在院子里乘凉时,张德胜从身后拿出了一只可爱的考拉熊,这只毛毛茸茸的棕色大玩具让张山爱不释手。看到张山对它十分喜爱,张德胜开始娓娓道来:“从前有只考拉熊,它孤独地呆在一间空房子里,尘土让它的皮毛变成了灰色,后来,一个小女孩找到了这只熊,她拥抱着它,将它打扫干净,给了它一个幸福的生活。我想,这个小女孩就是你,你找到了我这个小熊,并把爱给了我……”
有爱的张山也充满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那一段时间,国际反兴奋组织天天给她打电话,不断询问她接下来每天的安排,这一切自然让她不胜其烦。张山对张德胜说:“对一个越来越渴望温馨家庭生活的女人来说,职业竞技的残酷性和规则性是天敌,我无法抗拒,只能选择逃避。”看到张山有了退役的想法,张德胜并没有直接反对,毕竟张山已经是40岁的人了,她目前最需要的,是一种自由的生活。
2个月之后,张山再次在博客里透露了退役的想法,她的原因很简单:近几年,由于年龄与伤病的原因,她一直处于休养状态,而长期保持在女子飞碟世界前10名的她一直是监督的对象,国际反兴奋剂组织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她进行突然的飞行药检。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为了应付药检,她甚至不能及时治病,因为担心药物中会含有兴奋剂的成分。
枪坛常青,事业与家庭的最完美舞动
2009年年初,张山的组织关系落回了省队,并且开始淡出枪坛,对于这一结果,张德胜也十分遗憾,不过,这一次的他并没有表现出以往的固执,而是时不时地利用自己的阅历,对张山作着解释:根据国际反兴奋剂组织的规定,运动员每年可被检查的次数,包括赛内检查、赛外检查、抽样检查及目标等,是没有限制的,特别是对那些较为著名的运动员,检查的力度非常严格。张德胜委婉地对张山说:“只要你跨入这一行,心里就应该很清楚,接受检查,是一个运动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张德胜的“旁敲侧击”,自然让张山心领神会,她直截了当地对张德胜说:“你是不是让我复出枪坛啊!原来总是坚持自己的你,为什么这时也学会拐弯抹角了!”被张山戳中了心事,张德胜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发,呵呵地笑了。
张德胜确实很不情愿张山退役,因为在国外,参加双向飞碟比赛的运动员都是兼职,他们可能是工程师,可能是医生,或者是教育工作者。像张山这样专业的优秀枪手实在太少了,她的离去,将抹去枪坛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
不出张德胜所料,张山离开国家队之后,双向飞碟的成绩一直平淡无奇,新生代选手状态一直低迷。2009年6月,新一届中国射击队成立之后,开始为备战伦敦奥运会练兵。由于国家队确立“以老带新”的方针,张山成为首选对象。
国家队的邀请让张山十分犹豫,长时间没能系统训练,她对自己今后的表现并不自信。察觉到她的心理变化后,张德胜对她说:“你是最好的飞碟选手,只要你对自己没有怀疑,在靶场之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战胜你!”
2010年9月,张山参加了亚运会北京选拔赛,亚运会女子双向飞碟项目每个国家有三个名额。根据中国飞碟队选拔规定,率先为中国夺得伦敦奥运席位的魏宁免选进入亚运阵容,而剩下的两个名额,则要通过三场选拔来决定。结果,张山在最后一场选拔中,与竞争对手在同分加赛中落败,最终无缘广州亚运会。这次比赛对张山的打击极大,她再次失去了拿枪的勇气与决心。张德胜替她分析起失败的原因:开始时你打得很好,后来面对年轻选手的冲击,你背上了不小的包袱,其实你应该忘掉自己是奥运冠军这回事儿,唯一要做的,就是从零开始,用成绩说话!“为了让张山恢复正常的训练,张德胜每天四点钟就提前起床,为她准备好热牛奶与可口的点心,他还学着用红枣、当归等各种补品给张山熬汤,想尽办法调理她的身体。张德胜还领着张山看电影和听演唱会,以舒缓她的急躁与紧张……
有了张德胜的背后支持,张山的进步十分神速。更大的好消息很快传来,由于国家队再次调整战略,张山最终搭上了广州亚运会的末班车。结果,42岁的张山与队友共同努力,射落了双向飞碟的团体冠军!这一消息让张德胜欣喜若狂,更重要的是,随着张山的复出,将更大地促进双向飞碟这一项目的推广与发展。领奖台下,当张德胜第一个对妻子衷心祝贺时,张山由衷地说:”看来,我和飞碟永远不可能分开了,因为我深深感到,我最享受的境界,就是人、枪和飞碟的完美结合!“
广州亚运会后,张山更加忙碌起来,她在国际、国内的赛事接连不断。不过,这样的日子一多,张德胜开始故意对她”抱怨“:”咱俩结婚这么多年,当我在澳大利亚的时候,你在中国,我觉得自己没有老婆;现在我在成都与上海,你却在北京长期训练,我还是感觉自己没有老婆!“张山轻轻地吻了张德胜一下:”你不是说,只要我身体还能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吗?今后你在赛场上当主裁之时,当看到一个老太太还在射击场上打枪,那肯定就是我!“
2011年9月,从世界杯贝尔格莱德站返回国内的张山夫妇接受了采访。张德胜谈到:”张山现在杜绝了一切杂念,她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与坚定不移的信念,不管她今后的成绩怎么样,作为她的丈夫,我都将给予她200%的支持。“依偎在丈夫的身边,张山幸福地说:”我现在与两个女儿的关系很好,她们可以陪着我逛街一整天,我喜欢孩子,如果将来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将会是最幸福的父母……“
她终于决定结束单身生活,是因为一场病。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同事搬家,她去帮忙。不知怎么的,她就扭伤了肩膀,疼,说不出的疼,如撕裂一般,穿衣吃饭这样简单的动作,都完成得异常艰难。最苦的是晚上,躺在床上,需要翻身时,咬着牙,疼到冒汗,依然翻转不了,就有眼泪慢慢淌下,仍需自己抹了去,无人知晓。悄悄去找医生,人家说,肌肉损伤,喝点汤药,再拿些膏药回去贴,休养些日子,自然会好。
煎汤药是一件很麻烦的活儿。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人生病,母亲煎药时,总是几小时守在火炉边,寸步不离,眼睛也不眨,时不时搅拌,说是一旦把水熬干了,多贵重的药,也只能扔掉,因为有毒。
她记得母亲的话,就不敢怠慢眼前这药,搬了小凳子,忍着疼痛,耐心地,慢慢煎药,膝上放一本书,瞅瞅药,再翻翻书。好不容易药煎好了,盛在碗里,皱着眉,屏住呼吸,一口气喝下去,虽然苦涩难当,总算完成了任务。
让她犯愁的,是那日必贴的膏药,比划了很多次,肩膀疼痛的位置,是自己怎么努力也够不到的地方,对着镜子贴上去,歪了,又歪了,累到气喘吁吁,膏药已变成了皱巴巴的一团,仍然无法找到要害部位,只好胡乱贴上去。
第二天,她去医院,医生笑着跟她说:“这么好的膏药,算是浪费了。是你自己贴的吗?别逞强,下次还是让你爱人帮着贴吧!来,现在我先帮你再换一贴……”
她无言以对,一直坚守的独身主义,却在刹那间松动。到底还是应该找个人呀,哪怕只是为了,在最疼痛的时候,有一双温暖的手,帮自己贴上那一帖药。
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很惊讶,为她曾经的固执和突然的改变,只有她心里明白,结婚的理由,其实就是那么简单。
这是一列开往北京的新空调快车,普座车厢里挤满了不同口音的乘客。
邻座坐着一对衣着朴素甚至有些破旧的中年男女,女人吃着馒头,男人嗑着瓜子。吃完一个馒头后,女人趴在桌上打起盹来,男人静静地看着她,一粒接着一粒地嗑瓜子,似有满腹心事。
列车在暗夜中疾驰,困顿的旅客们支撑不住睡意,一个个合上眼。
“我的神来我的仙,我的魂来我的天……”突然,那个女人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边大声唱歌一边手舞足蹈。
男人赶紧拉住她的手把她往座位上按,轻声劝她:“别闹别闹,影响人家休息了。”
“把你的手拿开,不要你管!”女人怒目圆睁,一把推开男人。
“听我的话,快坐好。”男人还是低声劝她。
“你再拦我我就跳车!”女人莫名其妙地流下泪来,边说边往门口方向走。
争吵声惊动了乘务员,乘务员跑过来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男人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解释:“没事儿,没事儿,她老毛病又犯了。”
女人一听,恼羞成怒:“你才有毛病!我要跳车,我要跳车!”
这时,有乘客悄悄对乘务员说:“我看他们一上车就不对劲儿,男人是北方口音,女人却说南方话,是不是人贩子拐了这个女的?”
于是,乘警很快过来了,男人亮出身份证解释:“我是河北邢台人,在一家工厂当工人。十八年前经人介绍跟她结了婚,这次是陪她回四川娘家探亲的。以前为了省路费,都是她一个人坐车回去。后来她得了癔病,成天说自己是大仙附体,为了给她看病,家当都快花空了。这次,她非要回娘家不可,我怕她犯病走失了,才跟着她的。”
乘警离去后,那个女人也慢慢安静下来,又趴在桌上打盹。男人心疼地看着她,对身边人说:“她不犯病时很能干,家里的田全靠她一个人耕种收获呢。”
夜很深了。男人让女人睡在座位上,自己找来两张报纸铺在座位下,用一个大矿泉水瓶子当枕头,就这样躺了下去,很快发出均匀的鼾声。
空调不停地放着凉气,这在白天适宜的温度,在深夜里就显得寒凉了些。女人被冻醒了。看到男人躺地上衣衫单薄,她便站在座位上,吃力地从行李架上取下一个编织袋,东翻西找一阵后,取出两件布褂轻轻地盖在男人身上,并小心掖好。
天亮了,乘务员开始推着餐车叫卖早餐。男人问女人:“饿了没?”女人点点头。
男人从兜里摸出十块钱要买一份,女人一把拦下,不高兴地说:“不要买,这么贵,我们家里哪有钱?”
男人说:“你饿了,要吃饭就不要怕花钱。”
女人坚决地摆手:“那我就不饿了。”
“碗面!碗面!三块钱一碗,五块钱两碗。”待到卖快餐面的小贩经过时,男人坚持买了一碗,小心翼翼地用开水冲泡好放在女人面前。女人也不客气,很香地吃起来。男人继续嗑着瓜子看她吃。
女人边吸面条边问男人:“你饿不?”
男人坚定地摇了摇头。
女人吃完后,心满意足地将碗推到男人面前让他扔掉。男人拿起碗看了一眼,将剩汤一饮而尽。
列车驶进一个大站后停靠下来。
女人说,车厢里空气闷,想出去走走。男人千叮万嘱:“就站在门口那里,不要走远了,记得要回来。”
女人点点头。几分钟后,女人果然回来了,手里多了一个纸包和一瓶啤酒。她把东西往男人面前轻轻一放,柔声说:“快吃吧,辛苦一天一夜了,我知道你很饿。”
纸包里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男人颤抖着手打开,里面是一只金黄色的烧鸡和两只卤猪脚。男人火烧了手似地赶紧包好,对女人说:“这么贵的东西,好浪费钱,快退了。”
列车已经开动,女人指着窗外向后退去的售货车,嗔怪说:“你想要我跳车呀?”
男人笑笑不再言语,只是眼眶慢慢变红。
我看到,他默默地将双手伸到桌下,悄悄握紧女人那双满是污垢的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