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 – 女娲资源

“刘姥姥”

  (阿智外传45)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阿智在工厂工作期间,有一次与几名同事去外地参加产品展销会。
  他们此次参会带了一台数吨重的机器样机,需要在会上为顾客演示。为了对演示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所以,去参会的人员中有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维修人员,还有一名油漆工。
  这名油漆工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姓何。他的任务比较简单,就是在会后重新找补一次样机表面的油漆,好让买去机器的客户心里头舒坦。
  大家是坐单位的面包车去的,由于路途较远——数百公里的路程——免不了走高速公路。
  除了老何之外,其他的人都经常出差,所以对沿途所见习以为常。唯独老何,这是他平生头一次上高速,故而见到的很多景观、现象都令他惊叹不已。
  其他人多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爱逗、好玩。所以,上车后不久,大家便送给了老何一个绰号——“刘姥姥”,取《红楼梦》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见什么都稀罕之。
  好在老何天生的好脾气,叫他“刘姥姥”,人家也不生气,还是接着大发感慨。
  汽车上高速时,天还亮着。跑了一会儿之后,天渐渐黑了下来,于是司机打开了车灯。
  这一下,又引起了坐在副驾驶位的老何莫大的兴趣。
  此时,别人正凑在一堆儿打扑克,没有人注意车外的变化。
  就听见老何兴奋地大声说:“高速公路上的灯真好,看见咱们的车过来了,它就开灯;等着车一过去,它又关了,还挺省电。”他此时就如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惊喜。
  他说的是什么事儿,司机自然知道,不过人家只是憋着,既不反驳、也不笑。
  听见他的议论,打牌的众人不禁抬头看了看车窗外,随后“轰”地一声都笑了。
  老何看着大家都笑了,他自己也莫名其妙地跟着笑了。可是没有人给他解释高速公路上的“灯”是怎么回子事儿,他还蒙在鼓里。
  于是,他所说的“灯”依然还是有规律地在车的前方“亮起来”、在车的后边又“关了”。
  最后,阿智实在憋不住了,才笑着告诉老何:他说的“灯光”,其实相当于“月光”,是敷设在路边的反光片、反光膜或反光道钉等反射回的车灯光线,不是真正的灯。
  

本文为随寓而安原创,版权为个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出自《一品故事网》并标明作者。如果纸媒刊载,须经本人同意,敬请与本人联糸:MENGJIANXIN8888@126。COM

转载请注明:女娲资源 ziyuan.ngnvip.com

打赏 赞(0)
微信
支付宝
微信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描二维码打赏

支付宝二维码图片

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打赏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