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孙悟空
想说说六小龄童的事。起初,有小道消息称:“六小龄童节目被毙,取而代之的是韩星”,一时之间所有的社交软件全都炸开了锅,所有人都感到不能理解、失望、气愤,包括我在内。可当掺杂着谩骂的舆论达到鼎沸之时,又有消息传出:六小龄童本身并未收到央视春晚邀请。这时候仍有众多网友不死心,追评道:“为什么不请他?央视春晚导演想上天?他没死就要请……”且不说央视春晚导演的微博下面早已被抨击得一塌糊涂,就连有一日的新浪头条“高速救火英雄”的官方微博下,都被刷满了关于六小龄童的评论!
很明显,从大家的反应可以看出: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整部《西游记》的完成历时多年,甚至拍到最后,整个剧组只剩一台连聚焦都成问题的摄影机,六小龄童更是在剧中一人饰演了二十多个角色,并且他对孙悟空动作、神态、说话腔调的演绎都那么的惟妙惟肖。这些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对艺术形象追求协调美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坚持:“他不上,我就不看春晚!”
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前不久流传在网络上的他在某大学演讲时的视频,视频中提到“有些人把金箍棒扛在肩膀上的样子像流氓”,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在说周星驰,不过大家也当作玩笑话一样听过撂过了。直到前两天,不经意间发现:六小龄童发表过多篇关于“翻拍西游记可以,但是请尊重原著!”的文章,“尊重原著”,这话说得很有力度,仿佛86版西游记就是按照原著拍的一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原著中人物的外在形象、或是剧情、乃至中心思想都和原著相去甚远。自己本身并未尊重原著,然却要求别人尊重原著,怎么难道对艺术的理解也应尊崇先来后到?先入为主?
是的,就像先前说的,六小龄童本身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对孙悟空的形象也有着自己的理解,观众们对他的理解角度表示肯定。但原著作者赋予孙悟空智慧、语言、情感的同时,已经赋予了他人性,他不再是一只简单的猴子。因此,任何一个孙悟空的扮演者如果只是把孙悟空演绎成一只活灵活现的猴子,这已经背离了原著作者的初衷。
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孙悟空”形象的理解,且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理解。影片中,孙悟空与紫霞仙子生死诀别的那场戏,没有一句台词,我们只看到画面中:孙悟空的紧箍圈越收越紧,却仍不舍得松开正抓着已经死去的紫霞仙子的手,在一声声痛苦地呻吟之后,不得不放开……这段堪称经典中的经典,短短几分钟,却深深得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直击人性的灵魂!试问:在这样的影片中,孙悟空如何拿金箍棒,还那么重要吗?
只能说,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尽力得尊重原著,可是谁又能完完全全的尊重原著呢?从艺术角度来看:每一位孙悟空的扮演者都各有千秋!有些是根据时代的需要、有些是演员自身魅力的展现、有些是演员对孙悟空这个角色的认知……
所以如何演绎一个角色并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而是由亿万观众来评判!演员更不应该贬低别人,因为这样未见得就能抬高自己,反倒会显得心胸狭隘。总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总觉得自己就是权威,这样就不会再有进步的空间。任何一部经典,都应该迎合时代的潮流,反复地理解、反复地挖掘,这样才会有不断的发现,才能使得经典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对于春晚,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有空就看一看,不管有没有六小龄童,就像不管有没有赵本山一样,还是每年都会涌现出一些优秀的、深受大家喜爱的演员。生活总会不断给你新的惊喜,只要你愿意松一松紧抓过去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