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土
第一次听说“老娘土”,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对我说,你是在新疆生的,属于新疆人,如果回老家的话,一定记着要带一把“老娘土”,这样身上才不会生疮,长疙瘩。对于母亲说的话,我当时虽然迷迷糊糊的不甚懂。但脑中却有了“老娘土”的概念。然而,后来一件事,却使我知道了“老娘土”的神奇。
那是在我上二年级时,班里新来了一位姓田的同学,他刚随父母从山东老家迁移到这里,来了没几天,身上就起满了红疙瘩,经常痒的双手在身上乱抓。看着他难受的样子,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都怪***,在来之前没有给他带老娘土,所以才会身上起痒疙瘩。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土”还具有治病的功能。
上初三时,我们有一门课是《农知》,里面有一个章节的题目叫做“土壤”。老师讲到这一课时,专门化了一个课时的时间,借机讲了“老娘土”的真正含意,从那以后,我才真正弄懂了它。
其实,“老娘土”也就是本土,是植物自幼就赖以生长的土壤。植物在挪动或移载时,带上本土很容易成活,特别是一些珍贵植物,移载时,一定得带上本土,否则很难成活。一句话,“老娘土”实际上就是一种植物的“胎土”。是植物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
由此,使我想起人类的“恋母情结”。所谓的“恋母情结”是指,人在成年之后,对母亲格外依恋的一种情感。有的人把这种感情看得很重,以致于一些医生们,把它看做是一种病症,并起名叫“恋母癖”。
当然,“恋母癖”是一种病症,是由于过分恋母而因起的。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但恋母的感情却是人人都有的。
民间有句俗话叫做“落叶归根”,原本是指树叶落后归入泥土的自然现象,但引申到人类,却是一种最大的恋母情结。人长大以后,有了本事,如鸟儿一般离开了父母,远走他乡。但到老年之后,总会想着回到故乡。如果能使自己百年之后,葬于故土,那便是一种最大的欣慰和幸福。在父亲的身上,我便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情感。
父亲是五十年代从河南故土自流来疆的,来的时候,身无分文,然而在他八五年退休后,却时常想念着河南老家。他和母亲闲聊的话题,也都是老家的人和事。在决定动身回家看看的前半个月,他脸上就显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动身的那天,更是激动地手忙脚乱,不是忘了这事,就是忘了拿那东西。
事后我问他,为什么非要回老家一趟不可,老家又没有什么直系亲属。父亲回答说,再没有亲戚也得回去看看,因为那毕竟是老家,是故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并说,人老了之后,都会这样想老家,都会这样思念故土的。
父亲的话,使我又一次领会了“叶落归根”的真实内含。叶落归根,实际上就是“恋母情结”的一种延申,和“老娘土”同属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