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题记
中午,我走在嘈杂的食堂,从一个窗口走到另一个窗口,总算买到了一份即便宜又可以让自己吃饱的经济餐。吃着这份难得的午餐,我想起了以前在食堂打工的日子。
由于自己家里并不富裕,并且进入大学自己想要独立,不想让父母过于操劳,想承担起那份儿子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自己在食堂找了一份工作,就是为同学倒剩菜剩饭。虽然只管吃不给钱,自己依然很满足,但是满足之余自己更多的时候却是伤心,看着那些对于自己太昂贵吃不起的饭菜被倒掉,自己真的不忍心。有时真想把它们拿过来尝一尝其中的鲜味,但自己也好面子,怕被同学嘲笑,只好让不听使唤的双手将它们倒掉,心底那微微的心痛也许只有自己才知道。回头看看,多少奢华的手,将热腾腾的米饭倒入到垃圾箱,真是事者无视,视者心疼。
我出生在农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虽然考上了大学,但自己的骨子里埋的却是农民的根。自己打小就在父母的教诲中长大,他们总在说:“你要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奔向城市,不要在当农民,农民一年四季都干活,太累了!”。记得小时候,我一不努力学习时,父亲就叫我下地干活,每次都把我累的浑浑噩噩,每次我都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其中粮食的难得我体会得很清楚。
但当我看见我们的劳动成果被人糟蹋时,我真的伤心了,我感伤他们对粮食的浪费,感伤他们对劳动者的不敬。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春耕到秋收,说起来可能是简单的几个字,但其中的辛苦又有几人晓得呢?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这项好的优良传统。
节俭是一种美德,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米也可以折射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节俭的态度。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一种品德和精神。“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往往是从小善小恶发端的。处于青春年华的我们,必须从珍惜一粒米开始,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人生。
有时候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爱。5.12地震还未平息,那里地处偏远,救灾物资一时间无法运到,那里有多少渴望吃上一顿饭的眼睛在期盼;有多少期盼拿到救济粮的双手在等待。此时的我已无言。如果我们能少浪费一些粮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免遭失去亲人之痛,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感谢你一生一世。我们献爱心的方式不只是捐款,少浪费一些粮食留给灾区也是一种高尚的献爱心方式。
我们是当代大学生,在重视学习的情况下更要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好习惯就能成就一个好的未来”,但一个好的习惯包括很多细节,节俭只是一方面。如果我们连节俭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成为高素质的大学生,那只是一些空话。如果不真正的体会一下饥饿的痛苦,有时很难明白粮食的可贵,就像失去才懂得珍惜一样。
学会珍惜,不仅是粮食,还有水、亲人、朋友等等。珍惜一切就是在创造自我,你会从中收获很多,请相信:节俭不仅是在奉献他人,也是在成就自己。
节俭,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我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我的心中,从而自觉做到节俭,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