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茉莉香
17岁的时候,他爱上了隔壁班的女孩,那个美丽而又才华横溢的女孩。第一次看她在校刊上的文章他就动了心了,于是一行行抄下来,因为喜欢,就愿意在她路过的道口,在她去的阅读室里偷偷地看她。其实,她是注意到他的,这样出色的男生,常常要被女生们议论的呢——他高高帅帅的,学习好!
目光交错的瞬间,他望过去,然后轻轻地问:可不可以喜欢你?女孩没有回答,而是从包里掏出一捧茉莉花,白色的茉莉花散发着清香,然后对他说:打开手。他轻轻地把手打开,女孩把那一捧花放在他的掌心,然后转身跑了。
一年后,他们考上了大学。他在南,她在北。
她问:茉莉花可还在?
他答:在啊,4年之后我要带着这些美丽的茉莉花来向你求婚。鸿雁传书之间,他们爱得浓情蜜意。毕业那年,她在北京租了房子,然后对他说:毕业后来北京吧,我们一起为我们的爱情筑个巢。万没料到的是,他说:不了,我觉得上海挺好,不如,我们散了吧。她隔着长长的电话线说:要不我去上海也行。而他说:这不是上海北京的问题,而是爱不在了。她的心凉下去了,没有想到是这个结果,但纠缠下去又有什么意思呢。她于是放下电话,放电话之前就说了一句话:把我的东西还给我吧。她指的是那包茉莉花。
几天后,她再打电话过去:把我的茉莉花还给我。他说:留着做个纪念吧。
5年后,她做到一个公司的副总,屋子里总是种着很多盆的茉莉花。有一次她负责招聘员工,一个应聘者进来说:我在上海打工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事也爱种茉莉花,满屋子的清香。她的心动了一下。
结束的时候她随便问了一下:那个男人,叫什么名字。应聘的男人说了3个字,她呆在那里。正发愣,应聘的男人又说:不过他是盲人,他说过,眼睛看不到,如果再闻不到茉莉花的清香,这人生就没有趣味了啊!
她几乎昏厥,那个男的说,那个男人5年前失明,学了盲文,在那家公司做速记。她只觉得天昏地暗,自以为的绝情绝义原来是他的不忍。
坐上飞往上海的飞机时,她用香袋装了很多新鲜的茉莉花。见到他的那一瞬间,她安静地站了好半天,说好了不哭的,但眼泪还是流了满面,因为她不知道他是否已经结婚甚至已为人父,或者还是和她一样傻,为了一份感情把爱恋冻结了。他嗅到空气中的花香,轻轻地问:请问是谁带来了茉莉花?她走到他面前,然后轻轻地说:把手打开。他一下子愣住了,好久,几乎是颤抖着把手打开,她把一袋子新鲜的茉莉花倒在他的手里,对他说:这是10年后的茉莉花,和当初一样芬芳美丽。他的泪,一滴,又一滴,落在茉莉花上,那些茉莉花因为泪的滋润更加美丽生动。她拉过他的手:我是否还能成为你心里最美丽的那朵茉莉花?
他小心地拥她入怀,说:那朵茉莉花在我心里已经开了10年了,而且她一直是最美丽的那朵!
他们的记忆常常不约而同地回到50年前。
那时,他是城里下乡的知青,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教孩子们读书。黄昏时,常常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散步,任夕阳将孤单的影子肆意拉长。
那天,当他再次走上山坡时,她的身影便如小鹿般猝不及防地闯进他的视线。她赤着脚,在小河边清洗如瀑的长发,激起一朵朵绽放的浪花。夕阳恰好在她头顶发出万丈光芒,恍惚间,他觉得自己仿佛看到了一个下凡的仙子。
她当然不是仙子,只是山村里一个普通的姑娘,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不会说普通话,不认识几个字。于是,他自告奋勇做了她的普通话老师,而她也教他说当地的方言。
一日日的接触中,她觉得自己的心里慢慢打了个花骨朵,春风一吹,一瓣瓣地绽放了。这让她兴奋、紧张又不安。还没来得及思索太多,就被有所察觉的父亲关在了家里。
思念让他抛掉矜持,不顾一切地冲到她家。
拦在门口的,是她的父亲。这个看上去粗笨的老人,说出的话,如摔下的汗珠子一样坚硬:你是城里的知识分子,是白天鹅,我女儿只是个癞蛤蟆,配不上你!
他当然理解一个父亲的担忧,信誓旦旦地保证,今生与她携手,不论前路如何,永不相弃。可是,诚恳的话说了一箩筐,老人翻来覆去就是一句话:你别害我女儿,她太单纯!
从日出到日落,他就一直站在她家的门口,像一块甩不掉的粘皮糖。老人索性不再理他,锁了门,任由他在那里站着。
夜,慢慢笼罩大地,四周寂静无声,连老天也想赶他离开,忽然狂风大作,轰隆隆的雷声后,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珠结实地砸在土地上,啪啪作响。
他没有离开,也没有在屋檐下躲避,任由雨点扫过脸庞,打在身上。这世界若没有她,他还在乎什么?
就在他万念俱灰时,紧锁的房门忽然打开,她冲进雨里,如一只离弦的箭,稳稳地射入他的怀中。几天不见,她瘦了,花容月貌已显苍白,而他,亦憔悴不堪,胡茬长了好长。
心痛,落泪,然后,紧紧相拥。
她的世界已经容下他了,可是,他的世界呢?他的父母会允许他娶一位乡村女孩为妻吗?不,他们当然会反对,以他们的权势和人脉,儿子回城是早晚的事,他应该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城市女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爱情蒙蔽了双眼。
他写信给父母:今生今世,非她不娶!铿锵有力的一句话,挡住了父母所有的责难,快速结束了这场拉锯战。
他们的婚礼简朴而温馨。一间山洞就是他们的婚房,学生采来鲜花,将山洞装饰得如同仙境。她穿着大红的新娘服装,艳丽如清晨的阳光,将整个山洞照亮。
他们在这里结婚,生子,聊天,读书,和许许多多的夫妻一样,过着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只是,很多人这样的平凡会被打破,因为有人回城,过上全新的生活,从而把乡下的日子割舍得一干二净。
那段时间,她也害怕,怕他一去不返,只留她和孩子孤苦无依。可是,他怎么舍得呢?在城里安顿好,就立即接了老婆孩子,一家人重新团聚。
他开始穿光鲜的衣服上班,而她什么都不懂,像一只迷路的蜜蜂,嗡嗡地乱转,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口。他教她坐车,教她买菜,教她用煤气做饭,教她为人处世,如教一个刚刚成长的孩子。
不管他多么有耐心,有些东西,她就是永远也学不会。看着她惊惶失措的眼神,他的心狠狠地痛了一下。她本来是山里一朵清香的野菊花啊,只有在山里,才能自由地舞蹈,而他,却将她连根拔起,移植到钢筋水泥的都市,在不适合的土壤里,她只会慢慢地凋谢啊。
他放弃城里的工作,和她携手重新回到山村。
他们在山村里一待就是50年,从青春年少到鬓角斑白,一刻也不曾分离过。似乎,太完美的爱情惹老天嫉妒,居然让他们在晚年时,双双患上失忆症。很多人,很多事,他们都慢慢地不记得了,记不清儿女的脸,记不得吃过的饭,甚至,记不得回家的路。
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却记得彼此。他们每天牵着手在山村小路上漫步,一刻见不到她,他就会拉着旁边的人问个不停;他常常因为忘记身处何处而发脾气,而她总是跟着他一起发脾气;心情烦躁时,只要一看到她,他立即眉开眼笑,叫着她的名字,紧紧拉着她的手;她不吃饭时,他只要一出现,她立即欢天喜地地拿起筷子……
这一幕幕常常看得旁人忍不住落泪。他们什么都不记得了,但两颗相爱的心却紧紧相连,创造了这世间的奇迹。就算忘记全世界,也会把你深深记心里,这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
他们是一对相濡以沫七十年的老夫妻。
二十五岁那年,经人介绍他们相识。初恋时,他曾敬告她,我们之间不许用“您”来称呼,这样显得有些假,还是用“你”称呼实在……她乖乖地按照他的要求做得很好。他们交往的次数不多,每次他规规矩矩,相敬如宾,他的言行打动了她,渐渐地觉得他就是她一生的依靠。
二十六岁的时候,她穿着一身藏蓝色的毛料礼服,胸前戴着小红花,坐着银白色的小面包车嫁至他家。新婚夜,他稍醉,看着他粗犷的眼眉和高大的身躯,她内心忐忑不安。他似乎看清了她的心底,温柔呢喃:“放心,我会一辈子对你好。”他知道她娇气,又不会做饭,从此,他承担起厨房里的重任,摆在餐桌上的佳肴多数是她喜欢吃的,一年,两年,一直到数年。
二十八岁,在撕心裂肺的疼痛后,她生下鲜花一样的女儿。因为难产,她生了一天一夜,产房外面的他,瘦了一圈。看着虚弱的她,他眼圈红了,颤抖着低声说:“对不起,都怪我,放心,我会一辈子对你们娘俩好!”她问他,你喜欢女孩吗?他说,当然喜欢啊!不过,我担忧女儿将来会受你这种痛苦。
三十四岁,她小产,原本就拖着弱小的身躯,不慎,又因滑倒而左脚骨折。当医生从手术室微笑着出来,告诉他手术很成功的时候,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终于在大庭广众之下用泪水释放了所有的内心的柔软。在医院里,他饭来汤去,背抱着她去洗手间,逗她开心,把她当孩子似的,从不厌倦。午夜梦回,她发现他握着她的左脚轻声叹气,清晨起床时,看见他却是一脸的笑容。
四十五岁,送女儿上大学。离别的站台上,她忍着泪叮嘱女儿万千宜事,他抚着她的双肩说,孩子是在深造学业,为将来前程打好基础,并嘲讽她是小女人姿态。回到家后,却细心地照顾她躺在床上,自己去做晚饭。
五十四岁,女儿穿着洁白的婚纱,笑若桃花地成了新嫁娘。她看着空荡荡的家,心酸流泪。他扶她坐在沙发上,调侃地安慰,现在多好,就剩下我们两个人,享受清静的二人世界。
六十岁,他退休了,领着她四处旅游。在云南的山顶,他借着大片的野生山姜花感慨地说:“这一生,与你生活是最幸福的事,若有来生,还会和你在一起。”她笑骂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肉麻,真像个孩子。
七十岁,他们相互对视着笑了。他说,我们都老了啊!她说,是啊!弹指一挥间!!时间改变了我们的容颜,改变了我们的体态,彼此的心就象平静的湖水,不再会惊起任何波澜,掠过的只是年轻时的身影和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还有那些一辈子也讲不完的故事……
八十岁,他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八宝粥,孩子似的说:“老太婆,你吃下这碗粥之后,想想,你嫁给我这辈子亏不亏?我对你好不好?”这两个问题他已经重复几十年了,每次她总是笑着无语,其实,她一直在无声地说:不亏,你真好!
九十五岁,她躺在只有她一个人的大床上,泪流满面。半梦半醒间,似乎又看见了他那粗犷的眼眉和高大的身躯,听到了他在轻声呢喃,放心,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睁开眼睛寻找,却发现早已时过境迁。她捧着他不同年龄的照片,自言自语,你呀,心细如丝,自嫁给你,每个结婚纪念日,我的每个生日,你都记得清清楚楚,说着说着,泪珠融入了照片里。无奈中她才明白了,爱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要用一生的光阴来兑现,只是她读懂这份爱,竟用了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