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 (十四夜)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是一年一次的元宵节,不过三门人不在十五过而是十四(三门人称它为十四夜)。三门例来十四日为元宵,相传始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据守台州,怕敌人乘节袭击,特地前一天过节。县人十四过元宵节,中午每家吃“麦焦”,晚上组织迎灯,扎鳌山、舞板龙,放烟花。晚上到处火树银花,村村鞭炮喧天。家家农户,点香烛挂灯笼,俗称接“财神”。
十四夜,放烟花。抗板龙。快到十四那天儿童门多砍来桑树。山树。烧成碳。再撵成粉末。包上报纸稻柑,到十四夜那晚。
点上火。在村口的路上到处跑。看谁跑的快舞的好。远看像无数条火龙在舞动……说到板龙在花桥上旺这一带特别有名。
没家家里有小孩的多自己做来一节板龙点上蜡烛。一节一节接上。龙头在这村龙尾还在那村,长度可想而知。那场面壮观啊。
十四夜,县人还有吃糟羹的风俗。有二种说法,一、相传唐朝初年,台州剌史尉迟缭发动兵士筑城防盗。这夜风雪交加,百姓用带糟的新酒当水,调进好菜和粉,搅成“糟羹”,送给兵士充饥御寒。以后相沿成俗。二、南宋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浙东抗敌时曾被敌方追至三门的仙岩洞里。那一天正是正月十四,当地的农民见戚家军躲在山洞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便纷纷拿来衣物。由于当地农民也很穷困,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就东家凑一点西家凑一点,都是青菜、萝卜、笋啊什么的,光是蔬菜也吃不饱,又凑不出那么多的白米饭来,怎么办呢?一个聪明的士兵就想出了一好办法,把这些蔬菜切碎,再放进粉糊糊里面一起烧熟,而且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糟羹”有的地方叫“糊头羹”。没想到士兵们不但吃饱了,还都说味道不错。后来,戚家军渡过困难时期,终于赢得了胜利。于是,为了纪念戚家军,三门就保留了十四夜吃糟羹的风俗。这些都写进了三门县历史,是有据可查的事情。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糟羹是越做越可口了,蔬菜必须剁得碎碎的,这样才能入味,除了放蔬菜,还会放腊肉、牡蛎什么的。那个味道啊,鲜美可口,跟那些名小吃有过之而不及。后来,除了咸糟羹之外,聪明的三门人又发明了甜糟羹。就好像在藕粉一个的面糊糊里再放上葡萄干、香蕉片、红萝卜丝之类的。
这夜,不论贫富,每家都要烧糟羹,不管谁家,随便可吃。三门人认为,糟羹吃的人越多,其家越会发达。糟羹用新磨的米浆杂以青菜、精肉、香干、川豆粒、虾皮、特蛎、冬笋、花生米之类混烧。新媳妇家佐料最好,还用淀粉、红枣、荸荠、冬笋、粧饼、桂圆、蜜枣、枸杞、红萝卜、花生米、红糖等烧成:“甜糟羹”。儿童成群结队,手提彩灯,挨家逐户赶吃“糟羹”,如有“新妇糟羹”,必去品尝。老三门人吃羹一般不用调羹,用的是筷子,更绝的是手捧一碗糟羹蹲于家门口不用筷子不用调羹,顺着碗沿,转一圈,一口下来,一碗糟羹已入腹内。